新闻提示 20年来,他坚持为退休老干部、光荣院老人、平民百姓送医上门,风雨无阻,从不间断;20年来,他诊治病人15万余人次,无偿舍药4000余份,徒步义诊5.6万多里;他就是望都县家喻户晓的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干部申祥瑞。
申祥瑞,193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医。当过兵,转业后在卫生系统工作,1993年2月退休后,申祥瑞开始送医舍药、治病救人。因为从小得父亲真传,加之多年勤奋学习、揣摩研究、实践,在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保定日报》2006年10月份曾对老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如今,老人已78岁高龄,身体被病痛困扰,但依然奉献自己,帮助他人。5月22日,记者一行来到望都县,带着真诚看望了老人,并了解了他现在的生活。
“他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若想安享晚年一点都不难,但是,老爷子就是认准了这事。”申祥瑞的家在望都县城北,路不太好走,一路上县里随行同志边引路边介绍。
拐进一条胡同,一扇木门框上的对联吸引了我们:救人为本,奉献当先。“没错,这一副对联就证明咱们没找错。”
“申老爷子在家吗?”县里同志问道。
“哎,在家,快请进。”迎面走来一位老者,此人正是申祥瑞。只见他笑容满面,精神矍铄,但走起路来腿有些不利索。
“您老这腿怎么了?”记者问。
“哎,从去年9月份,我这右腿患上了骨质增生,疼得无法走路。到现在一直吃药,看了好几家医院,大夫们都说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靠药物止疼,多休息。”
跟随老人进屋,四周墙壁上挂满了锦旗、牌匾。记者发现,在屋子中间拴着的铁丝上,悬挂着两打儿留言条。“出去办事,十点回来。”“我在环保局开会。”“很快就回来,来者可稍等。”看到记者发愣,申老笑着说:“以前一、三、五出诊,二、四、六、日在家坐诊。现在腿不行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坐诊。赶上有事出去了,就留个条,一是对别人的尊重,二来免得耽误别人时间。”据介绍,去年夏天,申老一天最多接待80位病人,平均每天十几个,但申老总是笑脸迎,笑脸送,从不厌烦。
望都县工商局宿舍家属院,有位80岁的老太太,患脑血栓,申老每周给她扎一次针灸。以前是上门服务,现在则是老太太的儿子每周骑自行车来接他,从未间断过,用申老自己的话说,这里面有种无法衡量的感情。
闲聊时,一位中年妇女掀开门帘走了进来,“申大夫,我家孙女闹嘴病,拿点药。”
“孩子多大,闹了几天了?”申老边询问边打开桌上两个罐子,拿药匙取了些药粉,包了个纸包递给那位妇女。“申大夫可是个好人,这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治病救人不计报酬,还搭钱舍药,大伙儿非常敬重他。”妇女说道。
在桌子上有个本子,上面记录着病人信息,对一些诊治过的病人,申老常常打电话回访,老人说,这样有助于积累经验,提高技术。
临别,申老执意要送出门,他说,如果有一天腿好了,他还会徒步义诊。记者看到,老人蹒跚的步伐,留下的是串串充满爱心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