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类型,仅次于脑梗死,但病情更凶险,需要及时抢救与治疗。
在脑出血的治疗中,不仅要重视止血、护脑、防止脑水肿及降压等环节,还要注意保护肾脏,防止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使病情加重及更加复杂化。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脑出血的治疗中约有 3%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和肾功能不全表现。其原因分析大致有两种情况:①血容量不足而使肾滤过减少,肾实质性功能损害。这是由于脑出血患者常伴高颅压、昏迷或呕吐等而不能进食,加之脑出血患者往往血压偏高而应用降压治疗,以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结果造成血容量显著减少而影响肾脏滤过功能,表现有少尿或无尿型肾衰竭。②药物性肾损害。许多药物如甘露醇,6-氨基乙酸等,可造成肾小球滤过膜及肾小管损伤,进而引起肾功能不全。
针对以上引起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要注意及时补足血容量,特别是在不能进食及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的过程中,要按液体疗法计算补液量,防止血容量不足的危害。另外,使用某些对肾脏有损害药物时,切忌重叠使用或剂量大、时间长。做到上述,损肾害并发症是可以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