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市东方药城20多名商户代表近日给该市纪检监察部门送来一面写有“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的锦旗,感谢其依法治理乱收费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强举措、重落实、求实效,安国市不断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亲商重商氛围日益浓厚,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重保护 设点配员细举措
今年初,安国市在原有13家重点保护企业基础上,会同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认真比较、严格筛选,对6个在建、筹建生产性项目实行封闭运行,7个重点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同时规定每月1-25日为“企业宁静日”,期间任何部门不准进企业检查,其余时间进企业检查严格实行入企检查纪委备案制和报批准入制。
不断完善企业、项目重点监测制度,纪检监察干部与重点项目或企业建立“一盯一”对接联系制度,在亚东制药、九州通安国公司、药都集团等企业设立16个监测点,配备35名企业监测员,对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警告、纠正,促使职能部门改善服务。
该市还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建筑从业人员中聘请了30名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特邀监督员;在全市科级后备干部中筛选出25人,作为14个在建项目和42家重点骨干企业联络员,对其需要办理事项进行全程领办、跟办、督办,加速了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步伐。
严查处 强身健体助发展
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安国市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督促、督导作用,由优化办牵头,协同有关督查部门,对被列为全市重点保护的在建项目,每周进行一次督查,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查找关于项目生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因行政效能而影响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的,逐一剖析、逐部门调度,责成相关部门制订翔实的解决方案,同时每周以“督查专报”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单位通报情况,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按照“三减少一规范”要求,该市组织相关部门对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收费、罚没等项目进行专门清理,由市监察局、发改局、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对各单位行政许可申报进行逐一审核,对清理后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向全市公开发布。目前,该市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285项减少到90项,清理减少审批前置条件事项26个、审批环节16项,有效提高了部门办事效率,优化了政务环境。
该市优化办还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共接到破坏发展环境举报28起,查实22起,对影响恶劣的20名违纪人员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处理,查处影响发展环境典型案件3起,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优化“软实力”带来经济发展硬支撑。今年该市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45个,总投资72亿元。天津中新药业、康达气雾剂、吉林金泉宝山、贵州百灵等一批中药制药和饮片精深加工项目纷纷在安国中药产业园区落地生根。
焦建民 赵佳林 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