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容城县进一步统筹资源要素、加快城市建设节奏、拓展发展空间,以重点项目工程推进、民生工程、新民居建设作为主攻方向,一个散发魅力的新容城正在绽放它的城市之美。
容城新区:打造经济发展大舞台
9月18日,容城县城中村后营村的一片废墟上,几辆推土机正在紧张忙碌的作业,9月1日之前,这里还住着人家。从动员到开始拆迁,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村民张艳宾每天都要来看看,“道路打通了,我们也可以住上楼房了,这里建起商贸城来,带动经济发展,我也准备买个门脸。”
张艳宾说的道路打通是该县总投资2.6亿元的金台东路东延拓建综合开发项目。该县利用毗邻白洋淀、白沟市场和保津铁路新火车站建设的资源优势,谋划将金台路打通,形成横贯县城东西的主干道,与火车站、容蠡路相贯通,融为一个容城新区,利用旅游资源市场,打造北方服装名城,形成服装集散地,建设物流市场。这个大手笔的容城新区建设,为该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
该县加快城乡规划落实和城市建设步伐,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成了《容城县城市总体规划》,使县城建设规划由10平方公里拓展到21平方公里,城市面积成倍增加,将给以后的发展预留出空间。今年以来,该县共谋划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3大类36个城镇建设项目,总投资15.2亿元,一个设施完备的新城市正在形成。
民生关情:件件无小事
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更是改善民生的需求,该县谋划实施了县城11个“城中村”改造,多数“城中村”没有公共基础设施,“人在城里住,生活在农村”。目前,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北关、沟西、祥达三个住宅小区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谷庄住宅小区工程完工;城区管道天然气工程已进行了管网规划性铺设;投资1500万元的南西环大修工程顺利竣工;投资600万元的津海大街拓宽改造项目完成了基础工程;投资360万元的板正大街大修及排水管网工程竣工,总投资2548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投入运行……彻底改变了“小雨泥泞、大雨难行”的交通状况。
从提高社会保障入手,县医院综合门诊楼主体已完工,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廉租保障性住房项目、容城中学的改扩建建设、容城小学及幼儿园的搬迁项目都进展顺利。
伴随着这些项目的相继实施、竣工,城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提升了城市活力。
“新民居”:构建城乡和谐之美
走进容城县西野桥村,已投入使用的居民楼里不断有人进进出出,说笑声不断。已经搬入新宅居住的群众说:“真没想到,咱农民住上了集体供暖、供水的楼房。”据了解,今年该县共确定了7个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和7个县级示范村,现都已投入到紧张规划、建设中。
容城县按照“典型引路,因村制宜”的原则,结合村情民情,制定不同建设标准、不同面积、不同户型的多种住宅楼,同时科学规划设计庭院布局和住宅功能分区布局,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该县还坚持灵活操作的原则,既采取成方连片的办法,滚动发展,分期建设,又利用闲散土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将分散的住宅集中起来,先建后迁,逐步实施。
同时,为保障低收入家庭入住的后顾之忧,该县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对符合廉租住房政策的19户城市低收入家庭,采取了发放租赁补贴的方式,由财政部门按每平方米每月2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