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切实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将林下养鸡等林下经济扶持为富民产业。
目前,该市已建设林下经济示范点23个,建成圈舍面积3.2万平方米,养殖猪、鸡、鸭、鹅等42万余只(头),可实现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
打造京南天然氧吧——民众见绿
涿州市牢固树立“含绿量就是含金量”的科学绿化理念,确立了“加强绿化建设、做强生态支撑”的发展战略,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把造林绿化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在农村和城区两个战场大打一场“城乡增绿”攻坚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推进植树绿化进程。整个市域范围已经建成了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还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称号,成为保定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
该市还启动永济公园一期绿化工程建设,并计划投资100万元,在西部砂石料采集重点区域集中营造面积1000亩、植树11万株的恢复森林地貌林带;计划投资300万元,在全市建设15个100亩以上的郊野公园。
目前,该市林地面积突破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6%,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探索林下经济模式——农民得利
“政府的退耕还林奖励政策,每亩林地一年补助160元,而土地承包费每年才150元,两项相抵后,不算每年树‘长钱’,这片林地每年等于净挣了2000多元。我还在林下散养了3000多只柴鸡,几十只羊,每年卖羊和柴鸡蛋的收入又有几万元,人们说我栽的不是杨树,是‘摇钱树’。”西杨胡屯村民师振平守着一大片碗口粗的“第4代速生杨”,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细账。
(下转A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