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两室’就是两间破危房,两委开会都怕砸着。现在新‘两室’建好了,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坐在这又宽敞又亮堂的屋子里,心情都不一样!”在安新县北刘庄村党支部,党员赵宗法高兴不已。
近年来,该县把农村后进支部的整顿与建设作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能力的有效手段,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通过近三年整顿和帮扶,先后为64个全市后进支部甩掉了落后帽子,其中有42个党支部进入“五个好”和“先进村”行列。
今年,安新县对全县16个后进党支部加大整顿、帮扶力度,选派工作组进驻后进村,建立工作运行机制。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支部后进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掌握党员、群众的思想,帮助村内筹集资金、提供技术等支持,协助“两委”干部解决难题。
同时,该县坚持治难转后与防瘫预警并重,实行了“一图三线”的管理,即动态监控图,以监控图板的方式,挂图作业,发现问题,及时介入。信息反馈线,各村明确一名专职信息联络员,乡镇明确2名专职信息联络员,对各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呼声及时逐级向上反馈;问题排查线,实行县、乡、村层层排查制,对存在的隐患苗头,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问题线,实行乡村两级月例会、县委相关部门季例会制,剖析、研究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实行“一图三线”管理后,该县今年有2个出现不稳定苗头的村,由于县、乡两级介入及时、处置有力,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2个软弱涣散的村得到整顿加强。
据介绍,今年这16个后进支部共办理打井、建校、办电、修路等实事31件,5个“两室”破旧村实现新建,后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10%以上。截至11月底,这16个后进党支部全部转化升级,一举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