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保定农业史料概览》序言

2011-1-19 11:16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繁衍了灿烂的中国农业文明。尘封于历史云烟的黄河故道,曾经见证了农业文明往昔的辉煌。保定一带就曾经是黄河古道流经的区域,堪称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期的唐尧,就主要活动在保定一带。这一时期,正是我们的先祖创立农业文明的开端。尧帝带领臣民观天象定历法,依节令耕种,养殖畜禽,制陶炼铜,改进生产工具,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全面进步。北魏时期,出生于范阳涿郡(今保定涿州)的郦道元所作《水经注》,对农业地理情况进行全面记载,包括种植、畜牧、林业、渔业、打猎等许多方面,内容丰富,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清朝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刻制棉花图,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乾隆皇帝御题棉花图,对中国植棉和纺织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在保定创立直隶农务学堂,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不仅为直隶各地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而且推动了近代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和传播。现已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成为全国有名的农业院校。纵观历史,保定历朝历代为中华农业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

当今的保定,是全国少有的农业大市。西枕太行,东视渤海,中部为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既有高山、丘陵,又有平原、湖泊,气候条件适宜,物产十分丰富,山川灵气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区域经济,历来是我国著名的粮、棉、油产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勤劳的保定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瞄准京津市场,构建质量效益型农业体系,打造“京津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踏步地实现着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大市的转变。

编辑出版这套丛书,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保定的农业轨迹,了解蕴藏在历史背后的发展脉络,对我们汲取传统农业精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具有重要意义。

在编委会各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保定农业史料概览》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感谢为本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的朋友们。

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日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