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市继续坚持把社会救助作为保障群众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去年,我市进一步规范了城乡低保申请、公示、备案、审核制度,全面落实定期入户核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城乡低保标准与全省平均水平同步增长机制,按时完成了全市城乡低保提标任务。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4.2万人,发放低保资金3.43亿元。
我市农村五保供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加强敬老院建设,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徐水、安新等5个高标准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坚持建管结合,进一步推动“三院合一”建设,不断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顺平县“五院合一”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进一步加强协调,加大投入力度,于9月底,提前完成了五保供养提标任务,确保了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手拉手”助困行动成果进一步巩固。采取在县一级建立帮扶台账、定期收集资金发放数额和协议签订情况等形式,不断加强检查督促,逐步建立了“手拉手”助困工作长效机制。全市“手拉手”行动累计助困8551人,占全市五保总人数的23.4%。《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市做法进行了跟踪报道。
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全市医疗救助的办理程序和部门职责。全市全年累计救助33万余人次,发放救助金额近6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