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愈演愈烈的用工荒席卷全国之时,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聚集地,容城县的800多家规模服装企业陆续开工,紧张生产。
2月21日,在该县召开的服装企业发展研讨会上,县委县政府就企业用工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用工原则,鼓励企业从职工利益出发,在提高薪资水平的基础上,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确保企业用工。早在去年11月份,为应对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该县相关部门提早动手,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掌握生产、经营、岗位、工资等情况,积极推行工资协商制度,组织服装商会、毛绒玩具商会和拉链协会,重点村工会联合会,多次召开企业经营者、职工代表座谈会,从工人最关心的待遇入手,反复协商,使双方满意。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对稳定用工来源,带动行业行风,产生了良好地效应。
同时,该县各个服装企业大幅提高工人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让工人感到关爱和尊重,通过自身努力来吸引工人。2月22日,集宏兴服饰公司门口拉来满满一车崭新的被褥,600多名工人正在排队领取。“现在要想留住工人,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待遇,要想让员工爱企业,就要把企业建得像个家。”公司总经理郭永红说。今年集宏兴服饰公司为每一位报到的工人一次性奖励4000元现金,并在推行6年工龄工资的基础上,上提工资20%-30%,招工比去年还多60多人。大水制衣有限公司提出了保底工资35000元的保证,并用客车免费接送职工上下班;澳森集团提出为工人上工伤、医疗等保险的承诺,保证工人休息时间;各中小服装企业承诺月薪上发制……
容城县的服装企业老板不断思考,推出各种留住人心的办法。在奔亚制衣有限公司,来自定兴县的工人姜春艳正在质检,“我在厂里干了10年,工资由原来的(年薪)7000元涨到了现在的36000元,带浴室的宿舍安装了电视空调,特别是厂里的生产调整和人员岗位调换都会召集我们职工一起讨论,在这打工舒心!”她说在自己的宣传下,村里又有十余人到该厂打工。
据了解,该县服装企业用工工资普遍增长20%以上,为工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为职工过生日,班车接送工人回老家等等关爱工人的举措已成常态,极大确保了企业用工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