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4日讯 今天气温骤降,可满城县大赛村东的麦田里,工人们紧张地开挖沟渠,一条条银蛇般的输水管道“钻”入地下。县水务局工程股股长杨金利说:“管道铺好后,浇地就不再使用土垄沟,既节水又方便。”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冬春连旱,满城县把节水灌溉作为抗旱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地貌特点和耕种习惯,他们多措并举抓节水,大田作物以低压输水管道为主,棚室栽培则以滴灌为主。
目前,投资550万元、涉及1.07万亩的高效节水项目正全面推开,小麦返青水将通过8.57万米输水管道涌出地面;投资15万元的500亩果树、大棚微灌也基本完工。
该县水务局专门组成技术服务队,从勘测、设计到施工、使用,全程跟踪指导,确保工程质量。他们还指导有关村成立浇地公司,由村主任兼任经理,机手、电工为成员,收费低于普通灌溉。
节水灌溉最终让农民得了实惠。杨金利算了一笔账:大水漫灌每亩平均一次60方。如果使用滴灌,每亩每次14方就足够了。而喷灌、管灌节水率也在30%和25%左右。
张玉龙 潘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