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旭 刘芳
“城市如同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和谐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呵护。”生活在乐亭县这个小城的居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理念。
每周六是“劳动的节日”
“无论是‘卫生城市’创建还是‘文明城市’创建,主体都是全体市民,没有老百姓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广大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人,愿意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乐亭县爱卫办副主任张玉玲说。
基于此,该县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学校、个体经营者、志愿者以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走上街头,利用义务劳动的形式,清扫城区主次干道、小街巷等公共场所,清除卫生死角,擦亮城市容貌,为创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为防止流于形式,该县划出硬杠杠,各企事业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必须一把手带队,县电视台公布对各单位义务劳动的检查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每逢周六,乐亭县各主次干道、小街巷、社区内外、广场等处,随处可见一个个火热的劳动场面:清扫街道、捡拾垃圾、擦拭栏杆……
原来触目可及的垃圾不见了,身边的环境变靓了,周六参加义务劳动也成为一种常态,进而成为乐亭县一个“劳动的节日”。“现在,每周六如果不参加义务劳动,就感觉好像缺少了点什么。”机关干部檀咏说。
百姓都有话语权
在乐亭县城大街上,出租车后窗电子显示屏上不间断滚动播出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吸引人眼球。“这十大不文明行为全是市民通过投票方式评选出来的,共收到选票7000余张。”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亦波说。
为鼓励全民参与,该县采用抽签方式从中选出百名幸运参与者,并有价值50元的物质奖励。“市民通加参与活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对不文明行为的摒弃,同时,引发了广大市民对日常文明行为养成的深思。”王亦波说。
“如果你在乐亭县城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现与创建国家卫生城不和谐的现象,请您拨打‘创卫’投诉电话4628876。”县电视台每天晚上热播的这条广告语,已深植每一个乐亭人的心里。
创建全国卫生城,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基于这样的认识,乐亭县在创建之初便开通了创卫热线,并在县电视台黄金黄时段滚动播出,调动全民参与创卫的热情。如今,厚厚的十几本统计资料记录着热线开通后的所有来电,这些来电犹如一个个问号,记载着县城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具体而细小的问题。随意翻开几页,密密麻麻记满了投诉问题、签批意见、督办结果。
“督办卡”重在要结果
“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两城连创,是“市民积极参与”的结果,同样也离不开“督办卡”制度的有效执行。
针对一些落实不到位而使执行力大打折扣的问题,该县理清思路,创新举措,推出“督办卡”制度。爱卫办对城市管理实施全面督导,以“三联督办卡”形式下发至各责任单位。
督办卡明确提出交办时间、办结时间、督办内容、相关要求、领导批示等内容。下发完督办卡,并不是“到此为止”,它要求各单位受理督办工作必须一把手签字,按时限要求做实做细,不得延误和推诿。承办人办理完督办工作,要将结果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如果被督办项目没有通过验收,爱卫办二次发出督办卡,被三次督办的要在全县通报。全部督办动态报县委书记。
在创卫过程中,某局由于门店的环境卫生不合格三次被督办而没有结果,县委书记苗德成亲自带领县直各部门一把手到被督办的责任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并将多次督办没有落实的单位在县电视台曝光。
张玉玲说,爱卫办通过执法巡查、投诉热线等多种渠道收集“问题”,核实后下发督办卡,仅2008年就下发督办卡500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