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河北省定兴县纪委在充分发挥自身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预之在先、查之在后”的工作理念,积极构建预防腐败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综合应用平台,探索建立“预警信息库”管理新机制,将预防警示和案件查办二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预防腐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两种方式“建库”。 县纪委各科室、各分局按照各自职责采取集中征集与日常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预警信息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一是集中征集。年末,结合惩防体系建设年终检查工作,由各检查组向各乡镇、县直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众发放“预警信息库”基础数据采集表,统一征集全县范围内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线索。二是日常征集。建立日常征集的长效机制,通过在全县建立基层廉情信息直报点90个、监测站8个;设立“基层预警信息”专项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建立与审计局、财政局、政法机关等有关部门的信息线索共享机制;组织选聘50名县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等多种途径分散收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两个层次“管库”。 为使“预警信息库”工作机制操作规范有效,实行总库和子库两个层次运行的科学管理流程。一是预警信息总库。县纪委机关各职能室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到问题线索后,负责详细列出问题单位、问题性质、事实描述、造成问题的原因分析、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以及整改情况等内容,认真填写《预警信息线索表》,统一进行管理使用。二是预警信息子库。各纪工委、监察分局针对每个辖管部门分别建立相应的工作台账和数据库,确定专人具体负责将每次专项巡查、驻部门巡查以及日常监管中发现或掌握的各种问题收集、整理、立卷、建档,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统计、汇总,统一上报县纪委,纳入委局机关基础数据总库。
两个平台“用库”。建立系统内和系统外两个应用平台,最大化发挥 “预警信息库”的实际应用效应。一是系统外应用平台。县纪委信访室每个季度都会将本阶段收集的问题按照行政执法类、社会和经济管理类、公益经营类、教育系统窗口单位、卫生系统窗口单位、乡镇机关部门等六类部门的性质进行归类整理,按部门类别编发情况通报。一方面,对未予整改和整改不力的问题,可以督促问题单位限期整改完毕,从而提高了问题的整改效率。另一方面,便于在同类别部门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及时督促其他单位对照所通报的问题进行自查,发现有同类问题的,按照规定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没有发现问题的,引以为戒,避免同类问题在本单位的出现。二是系统内应用平台。主要发挥三项功能:统计分析功能。每季度把纳入信息库的每项孤立的预警信息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查找出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的手段、方式等特点规律,为今后查办案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提高案件突破的工作效率。案源拓展功能。通过及时归纳、整理、更新信息数据,使案件线索从零散到系统,为案件检查提供了系统的、长效的线索资源,有效解决了案件检查线索来源的“瓶颈”问题,拓展了案件检查的领域。截至目前,由“预警信息库”反馈案件线索53件,立案查处4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9人。预防警示功能。对一些出现频率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联合审计、财政、组织等有关部门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研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腐败隐患。截至目前,督促和指导各部门制定各类防范措施86项,建立健全各类机制制度29项,初步发挥预警效应,为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据河北省定兴县纪委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