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小村劲吹奉献风 ——定兴县大任村在面貌改造提升中折射出新风气

2014-10-8 09:15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的收获季节悄然走近。在地处平原的定兴县东落堡乡大任村,一群村民正在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卢会良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修建着村委会前的小广场,院内崭新的村民活动用房、供水泵房、水池 ...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的收获季节悄然走近。
在地处平原的定兴县东落堡乡大任村,一群村民正在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卢会良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修建着村委会前的小广场,院内崭新的村民活动用房、供水泵房、水池、凉亭已经闪亮亮地矗立起来。他们有的开动铲车推土平路,有的运灰铺砖,还有的一丝不苟地安装着路灯的基座……面对记者的赞叹,卢会良高兴地说:“我们是干的多,花的少,别看用着这么多人,都是村民出的义务工,只要花材料钱就行了。”而作为驻村干部的东落堡乡纪检书记赵承立则接着说:“这个村的风气好,村民奉献的热情高,上级的补助资金可以发挥出最大效益,所以许多‘好事’都落在了大任村头上。”
在村委会墙上,有两块大红的光荣榜,其中一块是去年村里修路时村民的捐资名单,一块是修路出义务工的先进分子名单。捐资名单中,卢会良以5000元的捐资额高居榜首,其他村民从三四千元至100元不一而足,而二三十名的义务工名单,“全是出工在2个月以上的,时间短的不算。”卢会良这样作了说明。
一个只有389户,1470人的普通平原小村,村民们如何有这样高的奉献热情?“主要是因为村民们手里有钱了,对村庄环境要求高了,对文明程度要求高了。”同是驻村干部的东落堡乡组织委员张亚东说。
原来,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任村还是一个让上级经常头疼的村,曾经因为收农业税的事攻击过乡政府,还砸过派出所的车。
“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是我上任伊始想的最多的事。”2001年开始担任村支书的卢会良,想到了根本的“维稳”办法。曾经走南闯北,干过多种营生的卢会良,把眼光盯在改变种植结构上。“种粮食挣不了什么钱,种红薯就不一样了,田间管理少,基本不用打药,产量大,错季出售价格高。”卢会良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了决定性的判断。
从那时起,他率先从亲戚朋友和村两委干部中作动员,为了扩大影响面,让村民尽快意识到种红薯的优越性,在起窖出售季节,他还特意找来村中各处的村民帮工,
让大家亲眼看着一窖窖的红薯怎么变成大把的钞票。如此一来可不得了,现在不仅村民家家种,还带动乡里周边村种植了10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薯种植专业村,村民收入也非常可观。
正在工地上出义务工的村民卢春雨,是村里的村民代表,家里有10个红薯窖。“今年出窖出的有点早,就卖了10多万,再晚点就好了。”卢春雨说。说起为什么愿意出义务工,卢春雨说:“现在的村两委办事公正、透明。比如去年修路,村民的集资款都在我手里放着,村干部根本摸不着,怎么花的钱,村民们全都能直接看在眼里,这样为大家谋利益的事,谁还不愿意干?”
为了优化干群关系,真正让群众实现自主管理,大任村的村民代表制度搞的有模有样。村两委首先从村民中筛选有能力、肯干事的人,交给广大村民投票,再从中选出群众认可的人作为村民代表。“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圆滑的‘老好人’当选村民代表。我们村现在的16名村民代表个个都能顶上劲。”卢会良说。
“今年搞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让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在驻村干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除了修广场,还打算修一条连接市场和红薯窖群的水泥路,再为村民富裕出一把力。除了上级支持,村民的集资热情和义务出工也是我们信心的来源和保障。”临别,卢会良这样说。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日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