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81岁的欧阳惜光老人来到松林店中学,为贫困生刘波、刘丹姐弟俩送去了300元钱;当天她还来到屈家街小学,给四年级的李秋艳送去了一身新衣服和书包。自1992年救助第一个贫困生以来,欧阳惜光老人每年都拿出自己的大部分经营所得用于资助贫困生,17年来先后救助贫困生500余名,有20多人考上了大学,累计捐助款物近百万元。
欧阳惜光是位苗族老人,生于1928年。从1982年起她在涿州市区开了一家箱包百货店,效益不错,每年有了一定的收入。记者来到她的店中看到,81岁高龄的欧阳惜光老人,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说话声音洪亮。她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锦旗,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幅”涿州市中小学布局分布图,她颇为得意地对记者说,这是我的“助教地图”,30多个学校被救助的贫困生“一目了然”。近几年捐助的重点放在了乡村中小学,今年已按图走访六个乡村学校了,送去了现金、书包、文具等。
这么多年为何乐此不疲捐助贫困生,欧阳惜光老人说,我孩子得病时,是社会给了我巨大帮助;政府还帮我翻修了门店,我真的很感激。现在我好过了,也要回报社会。在经营箱包百货店时,我经常看到买不起书包和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心里都特别难过。庄稼种不好,耽误的是一年;孩子上不了学,耽误的是一辈子;为此我把赚得的一部分钱用在了捐助贫困学生。
对贫困生们捐助她是那样慷慨,而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她仍居住着三间平房,用的还是五十年代的家具;平时舍不得给自己买身好衣服,一件冬天的外衣穿了十几年。为了省钱,老人很少买肉,每年她都腌两缸咸菜。她解释说,“我生活简单点没啥,我节省一点,可以多捐助几个孩子上学。”
欧阳惜光老人告诉记者,我就看不得孩子们因贫困而失学,我今年81岁了,腿脚还不错,只要开这个店,捐助贫困学生的事就一直做下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是我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