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保定农信社助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9-6-25 08:06

6月17日,全省农业产业化银企对接工作会议在保定召开。会上,我市农村信用社就如何支持我市农村产业化健康发展做了典型发言。据了解,截止到今年5月末,市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345亿元,比年初增加59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72亿元,比年初增加28亿元,其中支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贷款1.65亿元。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打造绿色食品加工供应基地为目标,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着力解决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产业化经营总量比上年增长39.7%(完成271.4亿元),产业化经营率比上年增长6.2个百分点(达到48.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趋势,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引擎——资金问题。保定市农村信用社把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扶持龙头、突出重点。市农信社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目前保定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半数与辖内农村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授信额度超过1000万元达企业7家,重点支持了以食品加工、棉纺加工、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涉农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联结。支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立较为稳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涉农企业和农村加工业提供农产品生产原料。目前保定地区形成了满城草莓、定州奶牛、望都辣椒、唐县食用菌、安国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基地。确定投放重点,加速产业化建设步伐。在贷款投放实行“四个优先”,即对发育成熟的基地贷款优先;对基本成型的企业贷款优先;对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贷款优先;对名优特新产品贷款优先,并对优质客户积极组织7笔1.2亿元社团贷款方式支持。截至5月末,已投入信贷资金26亿元,初步形成了“一带两片”(高速公路沿线高效农业带,西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东部加工、出口创汇基地)的调整格局,构筑了高效农业产业带及蔬菜产业“一廊四园”(京石高速公路高效农业长廊,定州、徐水、定兴、涿州四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主的调整框架。

  注重特色,发挥优势。保定市区域特色产业明显,全市区域特色产业面积达203.73万亩,该社按照“区域布局、突出特色、集中连片”的原则,全面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引导农民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目前定州市、徐水县等联社投入5000万元,支持建设蔬菜大棚450个,分区域建设蔬菜优势产业带。稳定发展蔬菜、草莓、食用菌等为主的种植产业基地,目前已建立起7个产业基地。同时还加大养殖基地建设力度,目前已支持建立起以望都奶牛养殖、唐县富华养殖场等为代表的产业基地,通过小区示范和大户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实现畜禽饲养总量和产品产量(商品率)的稳步增长。

  因地制宜,拓宽贷款模式。发放公司+农户贷款,带动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如辖内定兴联社支持的河北荣达畜禽有限公司种鸡培育,肉鸡养殖、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联社通过“公司+农户”的信贷模式,支持养殖户达到600余户,带动了周边养殖业的发展;满城联社支持满城县昊宇奶牛养殖有限公司贷款3000万元,通过“公司+农户”采取5户联保形式带动奶牛养殖户100余户。发展动产质押,不动产抵押,着力解决担保难、贷款难问题。通过创新贷款品种,实现银企双赢。如目前唐县联社正积极探索尝试仓单质押形式,支持河北银浪棉业有限公司贷款1000万元。同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简化办贷程序,降低贷款利率,提供便捷信贷服务。全市目前拥有各类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592个,该社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对农业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贷款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资金优先、利率优惠”政策,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农资供应、流通领域合作拓展。唐县联社支持的南店头乡养殖合作社,阜平联社支持的山泉黄甲鱼养殖协会,推动了当地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形成地方特色养殖区。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