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博野大营村建成县内最大棚菜基地

2009-7-9 20:50

博野县大营村村民杨小欣今年建了5个蔬菜大棚,正赶上春季蔬菜行情好,一个大棚收入超过2万元,总共收入了10万多元。他说,多亏了村里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我又多承包了8亩地,才有了这么高的收入。

  大营村过去虽然有不少农户种大棚蔬菜,但规模小,品种单一,只能在当地赶集销售,收益相对也比较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农民承包土地在不改变承包合同的前提下,可以“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村“两委”决定用好用活这一政策,扩大大棚菜种植规模,促进农民增收。他们首先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操办运作,在村东、村南规划出了2000亩地的蔬菜大棚基地;按自愿、有偿的原则,以700元一亩地的较高价格,收购所规划大棚菜基地的承包权,并签订15年的使用合同。蔬菜专业合作社再以每亩700元同等的价格,承包给种植大棚菜的农户,承包期也是15年。蔬菜专业合作社对大棚菜基地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对耕地发包、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蔬菜品种、统一组织销售;并规定原大棚菜基地有耕地的户有优先承包权。

  由于该村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且又规定了每亩700元的较高价格,同时合作社又加大了土地规模经营好处的宣传,使此项工程在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完成。经过一年的实践,显示出诸多的好处和经济效益。首先是解决了由于人多地少,农民增收难的矛盾。村民杨建欣过去只有6亩地,除了有一个蔬菜大棚外,其余4亩还要种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每年收入仅在2万元左右徘徊。今年,他又承包了8亩地,建了5个大棚,春季收入超过了10万元,全年保守估算也要在15万元以上,一年就成了富裕户。村支部书记杨国永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年收入按3万元计算,今年全村可收入3000万元,人均可达8000元以上。实行土地流转,还解放了一批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外出务工挣钱。村民周建勋是个汽车司机,过去由于家里的6亩地没人种,不敢外出。自从转让给蔬菜合作社并承包出去后,他常年在外搞运输,一年收入也在4万元以上。村民杨红涛把土地转让后,办起了存栏500头的养猪场,年收入也超过10万元。实行土地转让后,也为那些家里没劳力的户解决了困难,避免了土地撂荒。村民杨小庄家里5亩地,由于他和老伴都上了年纪,没能力种地。像他这样的村里还有20多户,造成土地撂荒。实行土地流转后,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而且不种地每年也可得到可观的收入,他们非常满意。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