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华路与体育大街、中华大街交口桥下的非机动车道没有交通标识,交通较为混乱
■施工方称,大桥采取“机非分离”设计,既为机动车提速,又能保障非机动车安全
■石市交管局规划设施大队负责人称,将于7月15日之前在桥下安装交通标识

■裕华路体育大街桥下非机动车通行略显无序■摄/本报记者陈建宇
市民刘先生:现在裕华路、槐安路都通车了,路宽了、车快了,哪儿都挺好,就是裕华路体育大街立交桥、裕华路中华大街立交桥下的非机动车道有点乱。这两座桥下的非机动车道分别有4个路口,却没有交通指示牌等警示标志,自行车、电动车穿行时经常发生碰撞,能不能在这些路口处增设几个警示标志啊?
市民郑女士:昨天我骑车沿体育大街从南往北走,刚到裕华路桥下,一辆从西往东走的电动车“噌”地一下就从我前面过去了,差点撞上我,吓得我心“砰砰”直跳。没想到这还不算完,我接着往北走,从东往西方向又出来一辆自行车,这回没躲过去,硬生生地撞了上去。桥上汽车顺畅了,桥下的非机动车是不是也得管管?
■记者调查
桥下路口交通混乱
昨日下午,记者分别来到裕华路与体育大街、中华大街两个立交桥下调查。由于这两处立交桥实行“机非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设计,桥下行驶的自行车、电动车共有四个交叉口。
记者在裕华路体育大街桥下看到,自行车交口处交通秩序稍显混乱,此处没有相应的交通标识或信号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驶来的电动车、自行车随意穿行,而且路口处巨大的桥墩也一定程度上遮挡了视线,稍不留意就会发生碰撞。裕华路中华大街桥下,情况也是如此。
“桥上面修好了,车都跑得挺好,这桥下的非机动车道怎么就没人管了?”记者采访时,不少路人反映。在裕华路体育大街口路旁修自行车的王师傅说,通车后,每天都能看到电动车跟自行车发生碰撞,“有的看看没事就走了,脾气不好的,俩人当场就吵起来了。”王师傅说,“这个路口真该规整一下了。”
■部门回应
桥下将安装交通标识
这两座立交桥在设计时,是否对桥下非机动车道的通行状况有所考虑呢?昨日,记者咨询了裕华路改造工程副总指挥张兴文。他表示,大桥采取“机非分离”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为机动车提速,另一方面是为了非机动车安全。“现在桥下施工正在做收尾工作,工人们正在铺设便道砖、安装护栏等。桥下是否安装信号标识,还要问交管局设施大队。”张兴文说。
“这两座桥下的非机动车道交通标识在7月15日之前就会装上。”昨日,石市交管局规划设施大队副大队长彭连生表示,由于两座立交桥下修整路面等施工项目还在进行中,因此两处的非机动车道还未装上交通标识。
他还表示,除了交通标识将在7月15日前安装外,他们还将通过实地调研来测算两处非机动车的流量,以考虑是否需加装信号灯,“总之是随着交通情况随时变化,随时调整,尽最大努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彭队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