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顺平打破常规破解农村入党“难”

2009-7-23 10:30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7月20日,顺平县新入党的200名农村党员,在当天开展的“党日活动”上庄严地举起右手,向着鲜红的党旗宣誓。

  农村党员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受制于部分边老贫穷地区思想意识的落后,个别农村的党员队伍从思想到能力已远远落后于与时俱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偏低、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能力偏低,以及年龄偏高“三低一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因农村利益家族化、党员发展利益化等原因,党员队伍难以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2008年以来,顺平县从改变农村党员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入手,打破党员发展障碍,创新党员队伍发展机制,在遵循党章的前提下,经村乡两级推荐,把专业协会负责人、毕业回乡的年轻学生等农村优秀青年,纳入乡直党支部积极分子中进行培养,通过乡直党支部把积极分子发展成为党员,再派回村里。这一新机制,既有效地遏制了农村发展党员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又增强了农村优秀青年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他们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党员难的问题。今年以来,该县已新发展农村党员221名,548名农村优秀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205名被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

  据介绍,这次集中宣誓的200名新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35岁以下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新入党党员平均年龄低、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强。

  编后语:

  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的发展,不能忽视占中国总人口80%的农村阵地。如果农村党员队伍跟不上党的时代要求,党的总体素质必然受到影响。所以,顺平县这种尝试很及时,很必要。

  “新鲜血液”的注入,在扩大党在农村群众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老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活力。据了解,自今年以来,该县老党员帮助调解各种矛盾纠纷88起,义务为群众办各种实事、好事300余件。这是该县创新机制,破解农村党员发展难题带来的显著变化之一。

  通过这些变化,可以看到新机制在顺平农村的党员队伍中已经起到了新老帮促的良性效应。

  (记者齐雪冬 通讯员吴建章)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