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拆迁展开

2009-8-12 09:40

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拆迁改造是保定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重点工程之一。目前,该片区进入了拆迁阶段,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完成,指挥部与涉拆户的协议签订工作预计在本周内正式开始。

  8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体育场东侧的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片区拆迁指挥部。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于彦忠介绍,淮军公所片区东至淮军公所住宅A区西外墙,西至恒祥南大街,南至兴华路,北至体育场街。清河道署片区以清河道署外墙皮为基线,向东外扩10米至民居,向南外扩7米至民居,向西、向北各外扩10米至民居。该范围内所有非文物保护建筑将被拆除。两片区共涉及拆迁208户,面积15680平方米。其中,淮军公所区域内除3家企事业单位和3户私宅外,其余均为公房,涉及产权单位6家,包括:河北金融学院、市房管局、华北电力大学、市体育局、南市区政府、市文物局,有住户176户,房屋436间。清河道署区域涉及产权单位2家,包括军分区和市房管局,有住户32户,房屋88间。

  于主任告诉记者,片区拆迁指挥部于今年6月25日正式成立,下设督导组、政策咨询组、动迁组等七个办事机构。成立以来,60多名工作人员明确职责,投入到紧张的各项工作中。目前,拆迁的前期入户摸底调查工作已经完成,指挥部还对几处危房、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和几处临建进行了拆除,总计拆除1100余平方米。同时,制定了拆迁补偿方案,明确了拆迁人、拆迁范围、补偿安置办法、奖励办法和法律责任,经正式审批后即可与涉拆居民签订协议。已经有居民向指挥部表示了签订协议的意向,预计下周内就可以开展协议签订工作。市文物局上报的淮军公所保护规划已经得到省文物局的批复,维修方案也已上报,文物实测、史料研究已经取得明显成果。目前,指挥部边进行各项拆迁准备工作,边加紧对工作人员培训,使每名工作人员做到拆迁法规熟练掌握,拆迁知识熟练运用,拆迁程序熟练操作,并且加强文物保护方面知识的学习,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失误。指挥部已建立大事报告制度、例会制度、复杂问题集体研究制度等,全面开展片区动迁工作。

  采访的最后,记者走进了设在淮军公所戏楼内的指挥部动迁组办公地。这里的办公区域都悬挂着“保护古建,严禁吸烟”的牌子,还配备了多个消防器材。为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他们专门制定了《文物安全防范预案》,全面组织开展了辖区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7月14日,指挥部还进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消防实际演练。

  围着戏楼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工作人员一直在向记者介绍淮军公所的建筑特色,并表达出渴望这里尽快得到修缮保护的愿望。“这整组建筑既有北方的古朴浑厚,又尽显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昨天还有新人来这里拍婚纱照呢!由于年久失修加上私搭乱建,淮军公所内建筑毁损严重,希望改造完成后的这里成为展示保定悠久历史文化的又一亮点。”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