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满城县借势按区管理推动科学发展

2009-8-14 11:05

由保定市中心西行16公里,便进入“满城景区”:黎明,市民结伴登陵山,健身的人们比肩接踵;白天,龙潭峡谷里车水马龙,玩可戏水、垂钓,吃有柴鸡、野菜;傍晚,散落山间的农家旅店又热闹起来,欢笑伴着虫鸣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牛年初夏,“大保定”强势起航。“巨轮”上的满城县对照功能区定位,整合资源优势,搭建项目平台,全力构筑和谐生态、宜商宜居的新满城,融入了“南车北电强实力、西山东水映名城”的恢宏画卷。

  集聚高新产业

  满城与保定自古密不可分。1227年,镇守满城的元将张柔重建保州城,奠定了老保定的基础。地市合并前,满城一直是市区重要的生活水源地、西部生态屏障,10、15路公交车在“满城星”穿行。近年来,已有多个乡镇划入市区或被托管。

  而今,满城人正把区位特点变为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中国电谷高新产业辐射。特别是按区管理后,该县抢抓市区产业向县扩展延伸的机遇,发挥高速公路密集、山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外打出发展城市无污染制造业的“招贤榜”,对内则狠抓“三区一城”建设,高标准筑造引凤的金巢。

  要庄科技园区瞄准的是“电”字号企业,入驻项目以符合中国电谷产业规划为前提,努力打造新经济增长点。依托近临保阜路、保阜高速引线的南韩村镇,整合砖瓦窑、倒闭企业等占地,规划建设了新兴产业园,吸纳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培育包装印刷、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天达纸业、恒研机电等项目已入驻。县城工业区则实现了“六通一平”,吸引了众立塑胶等10余家企业落户。县城集中发展服务业、商贸物流和休闲居住产业,促进城市东扩西延。

  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的同时,该县把干部推到项目建设第一线。先期成立了南韩村镇新兴产业园区和要庄科技园区两个园区管委会,由县领导牵头,全程负责落地项目征迁占及其他协调工作,当好项目的贴身“保姆”。

  一手培植新产业,一手提升老产业,争当“工业西进”排头兵。县政府出台了《满城县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满城县新上项目禁批限批办法》等10余个文件, 持续推动造纸等传统产业上档升级。通过扶大压小、转产重组、取缔不达标企业等一系列措施,全县造纸企业数量从204家整合到94家,石渣、建材企业从118家整合到63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从72家整合到15家,县城污水处理厂、双碱脱硫治理等减排工程将于8月底竣工投用。该县还探索推行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和“一厂一管”集中监管模式,随时监测企业排污情况,确保了排污总量不增。

  打造休闲乐园

  8月1日,满城县北水峪村的龙门山庄游人如织,来这里休闲的城里人徜徉在万亩果园,信手采摘粉红的桃儿、紫色的李子,餐饮区已很难找到座位。

  满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这里除闻名中外的“AAAA”级汉墓景区外,还有龙潭峡谷、木兰溶洞、抱阳山、卧龙山等近30个景点,“西花园”名副其实,成为许多市民短途郊游的不二选择。

  吸引力源于生态魅力。该县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笔,制定了《满城县旅游业管理暂行办法》和一系列鼓励开发荒山的优惠政策,倡导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县城西北15公里、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龙潭峡谷景区山清水秀,划船、钓鱼、品尝农家美食,游人陶醉其中。爬上海拔800多米的卧龙山生态观光景区,犹在空中一般的葡萄园、苹果园里果实累累,让你大饱口福。每到10月,“金秋红叶柿子节”在蜿蜒18公里的柿子沟里举行,红彤彤柿叶、金灿灿柿子装点下的秋色分外迷人。具有北方罕见喀斯特地貌溶洞景观的木兰峪经过开发正式迎接游客,步入冬暖夏凉的山洞,看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笋则是另一番韵味。

  秀兰庄园、卧龙山、龙门山庄等景点还推出真人CS等勇敢者的游戏。身着迷彩,手握“机枪”,在旷野丛林中奔袭对战;野外拓展,无论你是喜欢挑战断桥、空中单杠、天梯、求生墙,还是尝试徒步穿越、攀岩等,都能得到满足。市区的多家旅行社、俱乐部都看准这一商机,推出了真人CS野战、野外拓展训练等线路,深得年轻人喜爱。

  编织绿色菜篮

  作为“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县”、“中国磨盘柿之乡”,满城县始终把生产加工特色农产品作为富民强县的主渠道,着力在扩规模、提品质上做文章。

  该县利用山上、山前小气候及土壤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出刘家台乡李子、神星镇磨盘柿、坨南乡精品桃、段旺葡萄、满城镇豆角等多个特色果菜种植区,总种植面积达28万亩。产品从冬春的草莓开始,到豆角、桃、李子、苹果,直至深秋的磨盘柿,一年四季不断档,每年数十万吨果菜走向全国各地。

  林业部门无偿为造林户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等服务,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积极提供基础配套设施服务。重点乡镇、村还成立了果树、草莓协会等合作组织,专门指导农民生产和经营,实现了村村有技术骨干、家家有技术明白人。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11个无公害生产园区和7个无公害种植示范村,10.675万亩通过省无公害基地环评,认证基地近10万亩,12种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其中神星镇、石井乡磨盘柿栽培面积增加到7万多亩,个大、汁浓的磨盘柿连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大奖和北方农副产品暨农业技术交易会“名优农产品”称号。

  不仅如此,该县还专门制定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了30余家种植、养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生产速冻草莓、杏及糖水桃、果酒等12大类50多种产品,销往日、美、韩、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使初级产品增值,而且起到了“蓄水池”作用,有效避免了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每年10余万吨果菜经“龙头”深加工,可创出近6亿元产值、利税5000多万元,创汇400多万美元。这样一来,不仅“菜篮子”成色大增,农民收入也随着节节攀高,达到人均4843元。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