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分布不匀:南“暴”北“小”
自10日上午开始,保定南部的安国、定州、曲阳等地出现了20毫米以上的强降雪,保定市区及北部地区只有零星降雪。
据保定市气象局统计,10日上午8时至11日上午8时,保定市南部地区出现强降雪,最大降水量为安国26.9毫米,其次曲阳为22.3毫米,定州20.8毫米,蠡县16.5毫米,阜平14.9毫米,其他县市均在5毫米以下,属零星小雪,涿州、高碑店、容城没有降雪。全市平均降水6.5毫米。11日白天至12日,全区出现降雪,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地区。
安国市:涉农部门冒雪支农忙
本报讯(通讯员 崔玉兰)自11月10日至11月12日中午12时,安国市累计降雪已达到24.9厘米。暴雪影响到了农业生产。据初步统计,全市种植业蔬菜等受灾面积50余亩,药材200余亩。
为将暴雪损害降低到最小,11月11日,安国市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组织好农民生产自救工作。针对此次暴雪边下边融化和白天融化、晚上结冰的情况以及当前冬小麦、大棚菜、药材的生长发育特点,该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体广泛宣传防冻抗灾知识,建议农民对浇过水因雨雪引起渍涝的地块要及时清沟沥水,防止田间渍害;对温室、大棚等栽培设施要注意室内保温,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防止雪水渗透草苫或压坏棚膜;对不能越冬的药材要及时抢收或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防止冻伤。
该市农牧局、科技局联合抽调33名专业技术人员分成11个小分队分赴11个乡镇深入一线送技术,并根据药材、蔬菜受冻情况帮助农民进行生产补救。市农资部门积极调运农膜、竹竿、种子、肥料等农用物资,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90%的受灾棚室得到了修复,抢收药材150余亩。
定州市:暴雪对蔬菜和养殖业影响较大
本报讯(通讯员 白永民 向阳 立根 志超)受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从10日上午开始到12日上午,定州市出现了暴雪天气。这次历史罕见的降雪时段集中、强度大,给该市的交通、电力、设施农业等造成较大影响。暴雪来袭,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全力保障正常生产和群众生活。
定州市气象局的统计显示,截止到12日上午10时49分,降水量为28.4 毫米,积雪深度为16.5厘米,为1955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降雪。该市气象局已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自11日7时进入二级应急响应状态,并连续发布三次降雪黄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定州市农牧局农业技术人员指出,此次降雪利大弊小,虽然对棚室蔬菜的生长、小麦分蘖造成了影响,但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于麦田生长,同时增强了抗逆性能,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就降雪对棚室蔬菜和养殖业的影响,有关技术人员表示,降雪对于蔬菜和养殖业的影响比较大。目前,该市秋冬茬大棚蔬菜处于采摘收获期,越冬茬蔬菜处于幼苗期,均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大量积雪造成了温室大棚还有畜禽建设设施受损,比如说幼崽畜冻死,蔬菜受冻,病害发生加重等。当前,农民要及时的加固畜禽建设,加固温室大棚等设施,清除温室、大棚上面的积雪,防止积雪压垮大棚。同时,及时掀棚,加强管理,满足蔬菜对光照和温度的需要。
顺平:固棚保温御雪寒
本报讯(通讯员陈英杰 吴建章) “大棚里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保温,挂电灯泡、电热丝,生火炉,地面撒施草木灰是不错的增温措施……”11月12日上午,顺平县农技站站长李爱勇冒着纷飞大雪,到该县南吕村的大棚里指导村民固棚保温。
针对当前天气情况,该县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设施农业管理技术要点》明白纸,分赴腰山、白云、城关等设施农业集中区域发放,指导农民积极应对,尽量降低因降雪降温可能造成的损失。此外,该县还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信息,指导农民提前做好防灾准备,把损失减小到最少。
在常庄村笔者看到,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村民李建坡把自家蔬菜大棚的棚膜、草苫、地锚都一一做了加固,以防大风吹刮和积雪重压。在大棚的一角,还堆放着木炭、蜂窝煤、火炉电暖器等防冻物品。“晚上可能会更冷,这是我们准备的应急物资。”
据了解,此次降雪目前对该县设施农业还未造成损失。
涿州“瑞雪”缓旱情
本报讯(通讯员 苑兴帅 刘京生 赵景月)“今天的雪虽然下得不是很大,但我还是不放心自己的蔬菜和花卉大棚,给棚膜加一下固,把棚子上的积雪打扫打扫,心里就踏实了。”11月12日上午,冒着飘扬的雪花,涿州市双塔办事处史庄村村民吴洪利爬到温室大棚顶上,一边用扫帚除雪,一边对记者说道。
根据涿州市气象部门监测,该市12号降雪从早上5点开始,截止到下午13点,降雪量为3毫米,雪深2.4厘米,降水强度为“小雪”。降雪下午会停止,天气转为多云。
由于降温强度不大,该市路面积雪在车辆的行驶碾轧过程中已经融化,该市没有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降雪虽然对交通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却缓解了旱情。涿州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降水对缓解该市旱情比较有利。目前,该市冬小麦还处于生长阶段,此次降雪可以有效补充麦田土壤水分,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和越冬。由于降温强度不大,此次降雪对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大部分大棚农户已提前对温室大棚及蔬菜作物采取了保温、防冻措施。
新闻链接:
农业气象专家支招
河北省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张文宗认为,尽管近期的雨雪降温过程增加了土壤墒情,易于冬小麦生长,但是雨雪过后较强的持续降温对今年冬小麦的影响非常不利。
张文宗建议,农民应在“日消夜冻”的情况下,对没有降雨雪或者雨雪很少的地块浇水,施氮肥,这样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安全越冬。
此次雨雪和降温过程对日光温室生产也非常不利,由于持续降雨雪,不但低温寡照,而且还可能因为降雪太多压垮大棚。农民要根据当地下雪的情况,及时清扫大棚上的雨雪,避免大棚被压垮。农民应在棚膜外部及时覆盖草苫,在温室的周围围上草苫或稻草,加强温室的保温。覆盖物要压牢并加固棚膜,以防大风吹坏棚膜、蔬菜受冻。同时,白天要尽量揭开草苫,以充分利用散射光。并避免浇水,以保证温室内的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
此外,农民还应尽快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液体,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农民在冷空气天气过后还应及时清洗温室棚膜,保证棚膜整洁干净,增加透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