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公爹走亲戚
12月9日早上,接到娘家叔叔昨夜去世的消息,可让阜平县阜平镇龙门村大台自然村的农妇张焕达犯了难:“不去吧,不能为自己的亲叔叔送最后一程,实在于心不忍;去吧,让91岁的公爹一人呆在家里,俺又不放心!”思来想去,她决定带上公公参加叔叔的丧事。
于是张焕达忙碌开了:先是喂好家养的猪、鸡、狗,将家里安置妥当;然后给自己的公爹洗洗脸,换上干净衣服;天冷,生怕冻着91岁的公公,咬咬牙,花 50元钱雇了一辆面包车,将公公搀扶上车,让他在前面坐好,她站在后面扶着。12点半左右,车到了60里外的苍山村。她把公公安排到母亲家里,给他盛饭,安顿好,然后到叔叔家里奔丧。在参加叔叔丧事的两天里,她总是先把公爹安顿好了,再去叔叔家。看到张焕达如此辛苦,娘家有人相劝:“带着公公出门,多么累赘!你不会让你公公呆在家里,托别人照看两天?”“老爹这么大岁数,生怕有个闪失,让别人照料,俺不放心!”张焕达话自心出。
“他不在了,俺管爹。”
35年前,张焕达嫁到龙门乡干河沟大台村,与村民岳士忠结为夫妇。丈夫因患有先天性肺病,随着病情不断加重, 2003年夏,51岁的丈夫去世。
“他不在了,俺管爹!”为了照顾好公公,替丈夫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家境贫困的她将儿女送到在宁夏当老师的孩子姑姑那里上学,自己则精心伺候年迈的公公,抽空干地里的农活。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张焕达一人身上。她对年迈公公悉心照料、倍加呵护,不离不弃,一晃就是6年!自己则落下一身毛病:腿痛、腰疼、高血压。“现在儿子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女儿在北京打工。以后,我们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说起今后的日子,张焕达充满了希望。
“只要有我一天,我就不让公爹受委屈”
公公岳顺林,现年91岁,23岁时得病致聋,听不见别人说话,平时和他说话得大声点儿,还得结合手势他才能明白意思。平日,盛饭、洗脸、理发、刮胡子、洗脚、剪指甲,张焕达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晚上,将公爹安置好了,才去休息。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先去照看他。
知道公公爱吃豆腐,她买下后,舍不得吃上一口,总会用盐腌起来,好让公公多吃几顿。“你也快60的人了,身体又不好,也吃点儿吧!”老人念儿媳的好,不无心疼地这样说。
最近三年,由于年迈,一到傍晚公公老是闹肚子,接屎端尿、整宿不睡觉照料是常事。“养儿为防老,儿子没了,儿媳就得尽义务,只要有我一天,我就不让公爹受委屈”。张焕达的话语很朴实很坚定。
“这样孝顺的儿媳,打着灯笼也难找!”乡邻们无不动情地说 。
岳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