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河大教授刘宝辰终于松了一口气,1988年以来,他跟踪调查、组织的中国劳工索赔之事11月2日终于尘埃落定。
刘宝辰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授,自1988年开始,他在河大师生及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参与“安野案件”调查前后长达五年,足迹遍及华北各省市。之后从1998年起,又在日本历经三次审判,官司从日本广岛地方法院一直打到日本最高法院。案件跌宕起伏,一审我方败诉,二审我方胜诉,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三审以中国政府放弃战争索赔权为依据,驳回原告诉求。维权之路步履维艰。
今年日本西松建设公司曝出政治献金丑闻后,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同意和解,向全体360名受害者谢罪、道歉,赔款2.5亿日元,并在日本广岛县加计町修建死难者纪念碑与纪念馆记载历史,教育后代。此外,360名受害者除5名原告外,均保留继续向西松公司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据了解,战争期间共有近四万名中国劳工被掳到日本35家大企业的135处场所劳作,此次和解为解决其他劳工的索赔问题提供了先例和参照。
1943年3月至1945年5月,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等华北各地的360名中国人先后被强掳到广岛县加计町安野发电站(现为日本西松建设公司)建设工地,在日本监工的任意殴打辱骂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工地上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多人伤亡、患病和残疾。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劳工才带着终生难以愈合的身心伤害回到中国。
今年11月2日,126名劳工及家属,代表360名受害者,在青岛参加了与日本西松建设公司的和解成立说明会。西松建设公司向受害中国劳工谢罪、道歉,赔偿2.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886万元),并修建纪念碑与纪念馆。(记者李毅 李泓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