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儿这么一打啊,咱们说说科学发展观,……”日前,在望都县柳陀村,一阵清脆的快板让人精神为之一震,村里投资20多万元新建的大戏台前人头攒动。村民王永生笑着说:“现在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吃好了、住好了,还能经常不断地看看文艺演出。用一个啥词说来,对,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特色产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这个春节,曹家村村民曹玉田将原来的“桑塔纳”换成了“奥迪”车,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这可都是沾了辣椒的光啊。”曹玉田乐呵呵地说。原来,曹玉田是该县远近闻名的辣椒经纪人,近年来,借着望都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的东风,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这是望都决策者形成的共识。为此,望都积极发展辣椒产业。坚持以本地辣椒提纯复壮和引进、培育新品种两条腿走路,在生产中,实行干椒、泡椒、菜椒一齐上的工作思路。同时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促进辣椒产业链条延长,走产业化和品牌化道路,进一步提高“中国辣都”知名度。
如今,望都已成为北方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远销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地,辣椒加工、销售产值达到了5亿多元,辣椒种植面积5万多亩,辣椒产值1亿元左右。
新农村建设让家园靓起来
农民幸福指数高不高,先看住的好不好。望都县紧紧把握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契机,以新民居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辛街村是全省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试点村,也是全省10个试点村之一。在该村笔者看到,首期建设的10套“样板房”已完工,每套都是别致的小洋楼,传统农村民居开始变模样,新民居示范工程一改农村旧面貌。
春节前,第一个搬进新家的村民熊金荣满脸喜悦地告诉笔者:“现在好了,我这房子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隔音、隔热效果都很好,在屋里只穿个秋衣秋裤也不觉得冷。这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也住进了‘小别墅’”。
望都新民居建设负责人介绍,该县按滚动发展、商业开发、高层整体搬迁和邻村合并四种模式,已于去年启动了辛街、北关、孔士屯、十里铺4个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工程,到2012年将完成28个行政村新民居建设改造。
助困政策让困难群众乐起来
“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只有社会和谐了、发展了,老百姓高兴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提高。”县委书记孟晓灵如是说。望都县加快发展过程中,把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条重民生、谋干事、促和谐的快速发展之路。
以城乡低保制度为主体,望都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目前,共核定出城乡低保户6510户,涉及困难群众6874人,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定期对其进行回访。通过送科技、致富信息等方式,望都县在困难户中开展“一户一技能”创建活动,为帮扶对象找准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本领。
2009年,该县创造性建立了城乡特困户“一卡通”制度就是一个有力佐证。目前,“一卡通”已为全县1205名特困群众提供救助资金16万多元。
“有了一卡通,学校为我俩儿子免除了学杂费,还每个学期给300元生活补贴。”被纳入城乡特困户“一卡通”帮扶范围的李青春,往年为两个儿子学费愁眉不展,如今喜笑颜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