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办卡要慎重 刷卡别冲动

2010-5-4 12:23

记者源源报道:由于缺乏正确消费观念,大学校园内信用卡“卡奴”现象堪忧,在此提醒广大学子——

办卡要慎重 刷卡别冲动

  如今信用卡的使用范围已扩大到校园,很多大学生都成了“有卡一族”,逐渐养成了透支消费的习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盲目消费,造成入不敷出,有的不得已采取“以卡养卡”、拆东墙补西墙做法,以致成为个人、家庭财务和信用陷入双重危机的“卡奴”……

  潇洒过后是负担

  小张来自农村,去年刚入学就办理了信用卡,据说入学的学费还是家长借来的。“现在亲朋之间借钱也要利息,办张能透支的信用卡,相当于小额贷款,手续简单,利息也不高……”“现在很多人向我们推销信用卡,不仅不要钱还有礼品。”受礼品诱惑而办卡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很多大学生手里有可以透支的银行卡,小边就办了一张。“当时让我们填申请表,谁办都可以,办卡免费。”小边说,持卡外出的确方便,刷一刷交易就完成了,而且还可以救急。但是她还算理性,透支额度一般不会太大,就怕刷卡的时候太豪爽,还钱的时候抓瞎。

  大二女生小黄告诉记者,以前看上的高档化妆品没钱买,现在刷一下就到手。“因为可以分期还账,我每月会把当家教挣的钱还进去。实在还不了,爸妈就给了。”用卡之后小黄每月花费平均增加了200元。

  大三学生小闫与同寝室几名同学一起办理了信用卡。分文没有就可以大把花钱使她失去了自制力。拿到卡后她花3000多元买了一部手机,又花1000多元买了一身衣服。但由于家长迟迟没给钱来,小闫没有及时还款。她收到银行发来的账单时傻眼了,几千元本金加上滞纳金和利息,使她不得不四处借钱还债。

  大四学生小马看着手里的银行催账单连连叹气:“办卡的时候只听说如何方便,没有考虑还款压力;刷卡的时候只觉得很潇洒,没有思量花了多少钱。”

  “自从上学时办理了能透支的银行卡,我花钱的时候总是没有概念,出门旅游、商场购物,包括超市买瓶水都会用它来支付,觉得那么一刷特别方便。结果总是被银行催着还钱,过了规定日期还要加收利息。可是每月家里给的生活费是固定的,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向同学借钱。”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小李既是透支卡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他说,找工作时用钱的地方更多,有时候他还会用透支卡来救急,但是还欠款问题仍然困扰着他。

  不少学生表示,办理信用卡的确给自己带来不少方便,但是它的透支功能也让自己花钱失去了节制。庞同学告诉记者,她办了一张信用卡后几乎每月都超支。“刷卡时感觉像没花钱似的,根本没想到如何还款,眼瞅着利息天天增加,只好编些理由向家里要钱,或是从同学老乡那里借钱还款,非常狼狈!”由于自己的理财意识淡薄,又缺乏计划性,常常冲动消费,还款期临近时才发现自己无力还款。

  “好多同学把能拥有一张可以透支的信用卡看做一种时尚。”多数学生是对信用卡独特的功能好奇才办理的。高同学告诉记者:“平时觉得已经上班的人钱包里装了一摞信用卡,没钱的时候还可以刷卡透支,多爽啊!”

  然而与申请时的火热相比,部分已拥有信用卡的同学却表示,卡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当初领卡时的预期差了很远,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示有退卡意向。学生小侯出于消费便利和应对紧急情况的目的,一年前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透支数额较少,在紧急情况下又不够支付金额较高的消费,所以当初十分看重的功能反而成了“鸡肋”。“很多同学办理了透支卡以后很郁闷,因为他们不怎么购物,透支对他们也没多大意义,一年刷卡购物三次才免年费,否则会额外收好几十元,有的同学想销卡,但手续很麻烦。”

  “卡奴”究竟害了谁

  面对银行卡汹涌进校园的攻势,老师和家长们很是无奈。一些家长对子女拥有可透支信用卡的现象深表忧虑。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的李先生说,他眼下最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乱花钱,让家长替孩子的不理性消费埋单。

  很多家长表示,学生办理信用卡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学生拥有的大额度可透支信用卡,已经打破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财平衡,在事实上造成了学生脱离家长的“财政监督”,使学生获得了不受家长控制的“财权”,为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开了口子,也为家长增加了负担。

  大学生是个特定的群体,有独立经济收入的还只是少数,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缺少理性消费的能力,有了一点钱难免要“潇洒”,可是这笔钱毕竟不属于自己,也不属于自己的父母,花出去,总是要还的。一番“潇洒”的时日过后,成为“卡奴”几乎是必然的。

  大学生成为“卡奴”,实质上是家长成为意外的“卡奴”。家长不能掌控孩子的消费,于是不得不被动成为大学生“寅吃卯粮”的受害者。

  不少教师认为,在大学校园内提倡先消费、后还款,会进一步加剧高消费的不良现象。大学生使用信用卡,一部分家境较一般的同学会利用信用卡去消费一些原本消费不起的东西,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会导致整个校园的拜金主义思想和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另外,信用消费必须以信用意识的建立和稳定的收入作为保证,而在校生大多不具备这些条件。如果仅仅是出于对透支等功能的好奇,就要慎重考虑办理信用卡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已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旦出现未按时还款等不良记录,将不能继续申请贷款,并为以后的求职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教育缺失当补课

  据了解,许多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信用卡,银行、学校、家庭也缺乏对他们正确用卡、理性消费的教育,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只知道信用卡可以透支,可以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救急,却不知道如何计算循环利息、免息期,不知道信用卡取现要收费,有些同学由于屡屡记不清自己的还款周期,多次被银行催缴。有的大学生甚至连银行寄来的账单都不看,更不知道拖欠贷款之后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银行工作人员强调,大学生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一定要向银行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并及时更新;要经常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对自己的信用记录有疑问,要及时向银行有关部门申诉,绝对不要拖延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办卡要慎重,刷卡时也不能太冲动。

  有专家指出,银行在办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时,应避免“走形式”,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信用情况的审核,并对大学生开展理财咨询,开展有关理财教育的讲座,引导大学生合理理财。同时,要做好大学生办卡后的工作,在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引导,并联合学校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与诚信教育。高校也应重视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信用卡知识培育。学生本人也要慎重考虑风险因素,控制消费的盲目和冲动,做到理性消费,不要过早地成为“卡奴”。银行方面拓展业务、培养潜在客户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强调风险控制能力,并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有理财专家认为,合理使用信用卡,能锻炼和增强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大学生应将信用卡作为积累个人信用的工具,而不能为卡所累。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