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装配大厨”储志强

2010-5-6 13:32

  早上7:50,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装二厂厂房里已变得忙碌起来。

  高30米、面积达3888平方米的全封闭空间里灯光白亮。

  一个身穿蓝色工装,脚蹬防静电大头皮鞋,身材壮实,已有些谢顶的工人一边走,一边随手将一顶光亮的黄色安全帽扣在头上。

  “大厨——”许多工友看到他,都亲热地打个招呼。

  他叫储志强,今年只有36岁。因为技术好,好钻研,能临场解决疑难问题,本来工友间的称谓“大储”,被逐渐地滑音成了“大厨”。

  “大家一起干吧!”储志强抓起工具,“设备状态、电器电路、地面残粒……每个隐患点都要查到。”说着话,开始和组里的工人一起整理工作现场。“查一下头天装配好的产品,看油液漏不漏,连接件紧不紧,辅件差不差。”他不时叮嘱。

  领受当天任务后,他开始对小组内人员按性格快慢、技术等级和熟练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岗位分工,给出工作要点。

  一天的工作由此开始。

  擅克难关,精益求精——“大厨”绝非浪得虚名。领导心里有本账,由他领班干的活儿,从没出过质量问题。

  2006年,隶属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级高电压试验研究基地的武汉高压研究院,需要3台具有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1000KV试验变压器,并将生产任务分别交给了包括天威保变在内的国内三大著名变压器生产企业。

  进入总装程序后,面对总长近14米、自重过7吨、单价超200万元的进口陶瓷套管,总装车间人员脸上全都罩上了一层阴云。

  “陶瓷套管脆性大,外形复杂,容易在吊装过程中因为受力集中引起破断。”“另外两家厂都已断过了。”“现有安装工艺难以完成。”在人们悄悄议论时,储志强却陷入了沉思。

  器身干燥出炉后,越快安装完成,质量越有保证。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储志强的额头开始迸出汗珠。

  他开始围着套管转,盯着天车看。脑海中,一组组数据飞快扫过,一个个方案交替产生。储志强一拍大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短暂讨论,在他的指挥下,车间内两部天车同时动作起来,钢丝绳也被换成了尼龙吊索。天车工按照要求,操纵3个吊钩将套管的重量科学分散,稳稳地控制起吊速度,最终让套管逐渐竖立起来。

  这时,储志强带领小组成员快速地完成定位、紧固等工作程序,在落针可闻的寂静中,套管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实现一次吊装成功。在场众人一片喝彩。

  还有一次,一台新型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又给“大厨”出了一道难题。

  因为现代变压器设计严密,精度要求高,一台自重近千吨、外形尺寸十几米的大型变压器,重要部件安装公差竟然要小于5毫米。而新型号变压器器身与油箱外壁间隔距离更小,原有工艺装具已无法满足外方质量要求。

  

  这时,储志强又出奇招。

  他干净利落地自制了简易木质辅助工具,召集来得力人员组成4人联合协调定位小组,钻入变压器油箱中空间相对充裕的四角,直接协调指挥吊放、安装。

  出干燥炉不久的器身,依然保持着70℃以上的高温。在堪比桑拿间的工作环境里,身着连体工装工作的他们,汗水如泉水般流淌而出。

  水,是变压器的大敌。

  油箱外,工友们拿来一条条毛巾,保证他们擦湿一条换一条,确保不让汗水滴在油箱里。

  油箱内,储志强手握盒尺,一点点指挥移动器身,精细调节绝缘板与器身的距离,精准完成定位钉四周绝缘垫块的摆放,不时用精密仪表测量着器身绝缘电阻……

  “总体6小时完成!”技术人员兴奋地喊道。这意味着比其他大厂组装时间整整缩短一半。现场的外方专家激动不已,不知如何表达,竟转身跑到办公室,接来一纸杯水塞到储志强手里。

  “大厨”好学,在工友中是出名的。他有两本翻“胖”了的书,一本是《变压器装配与试验》,另一本是《开关的调试》。在企业今年初举办的“师徒三方协议培训”活动上,早已是“师傅”身份的他,第一个登上讲台表态要当徒弟,师从国内变压器行业专业考评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技能大师张文志。

  “大厨”勤俭,在工友中是出名的。在一次总装过程中,一名工人不小心将一个螺母掉入器身。“400吨天车起吊一次,就得消耗整个生活小区一天的用电量,得把它掏出来!”他毅然脱掉工装,将手伸进滚烫、狭小的器身缝隙,把螺母拿了出来,全然不顾自己被多处烫伤。

  “大厨”率真,在工友中是出名的。他最喜欢《三国演义》,无论是全本、连环画、电影,甚至是动画片,只要和《三国》沾边,他都爱看,而且对关羽千里走单骑、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最为津津乐道:“做事,就要做精;做人,就要有责任。无论多大困难,都要尽力克服,都要对得起领导和单位的重托。”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日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