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一定帮你完成学业。”
“爷爷,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成才。”
亲民爱民活动中的感人一幕由这一老一少拉开。
【主人公】
段景超:男,53岁,保定市人,低保户,双腿残疾,脑梗偏瘫患者。
贾 伟:男,13岁,徐水县南白塔中学七年级学生,父母双亡,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今年3月的一天,市亲民爱民活动办公室与保定电台共同举办的“社会帮扶、爱心结对”活动现场,坐在轮椅上的段景超老人越说越激动:“我困难,可有人比我还困难;我需要别人帮助,但有人比我更需要帮助;我不能总是被别人帮助,我也应该去帮助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感谢你们让我和贾伟结成帮扶对子,我一定帮到底。”动情的话语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亲民爱民活动,我市在组织机关干部进行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又动员社会爱心人士进行结对帮扶。段景超是参与“社会帮扶、爱心结对”活动的积极分子。一段时间以来,他多次与亲民爱民活动办公室联系,要求找一个困难学生进行帮助。一看到贾伟的情况介绍,他就坐不住了,刹那间,心被这个从未谋面的孩子牵了去。
生活中的偶然,往往铸成命运中的必然;邂逅一瞥,也许就是永恒的瞬间。一个是坐在轮椅上生活也很困难的老人,一个是父母双亡急需救助的孤儿,亲民爱民活动中的一次邂逅,也许就是他们共同描绘生命彩虹、携手领略人生风景的一个永恒起点。
【现场】
暮春的暖阳褪去了清明的凝重,晨露在广袤的嫩绿上闪亮。4月8日这天清晨,徐水县王村一座普通而简陋的院落前,少年贾伟早早地站在门口,开始了他也许是有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郑重守望──等待着从未谋面的好心人。就在几天前的清明节,也是这么早,他也是以这样恭诚地进行着对父母的拜祭。
一辆出租车停下,一架轮椅摆上,一个人被几个人从出租车里架出来放在轮椅上的情景,仿佛在贾伟脑海中凝固。因为行动不便,段景超没有进屋,在院子中将特意托人买的新书包等学习用具和学习资料交给贾伟,将两百元钱和一桶花生油交给了贾伟的奶奶。贾伟只顾在段景超慈祥的安抚下默默流泪。“谢谢,谢谢恩人!”看着这位坐在轮椅上并说话困难的好心人,奶奶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边下跪边哽咽着倾诉感激之情。“不哭,咱们都不哭,只要孩子长出息,将来会越来越好。咱从今儿起就是亲戚了,我要和你们共渡难关。我不方便经常来,你们可以常过去。”段景超边搀着奶奶,边叮嘱贾伟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并表示,有困难要及时说,他一定尽己所能。段景超不时地指指自己的嘴,示意自己因病落下后遗症说话不方便。
“爷爷,我一定听话,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报答您。”面前这位平凡而特殊的好心人,不仅贾伟一家百感交集,在场所有人也都回肠百转,心潮起伏。在市出租汽车公司“雷锋车队”成员庞四有师傅的帮助下,段景超起身返程,绵延的乡村小路,即刻也开始绵延了两家人的牵盼。春风中的轮椅,摇出的也许就是秋天的可喜收获。
【背景】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是中国百姓的朴素认识。本无固定职业和收入,再赶上得了顽疾痼症,的确是雪上加霜。从2002年初开始,原本生活拮据的段景超突患脑干中枢神经多发性脑梗,窘境如冰窖,使老段几近穷途末路。辗转多家医院,经历了多位名医,老段终于保住了命,但下肢却永久性瘫痪,说话含糊不清。虽遭不测,但有些事却令他时时感动。在省医院治疗期间,邻居吴林志一家经常为他送吃的用的,多方照料,寒暑不辍,风雨无阻,让他感受到在无奈境遇下受人帮助的温暖。他常为无以回报而苦恼,吴林志一家却宽解他说,谁家没点难事,为别人帮忙,自己也快乐。和出租车司机庞四有师傅相识也让他很受触动。去年3月的一天,段景超坐轮椅由老伴儿推着去中医院进行针灸治疗途中,突然下起大雨,就在老俩手足无措之际,一辆出租车停下来,免费把他们送到医院,还留下手机号,说以后有事就找他。医院在治疗费用上的照顾、社区为他办低保以及庞四有等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使段景超越来越认识到,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还要为社会、为别人做点什么。去年12月,当他从河北电台听到关于救助农民工过冬的“暖阳行动”号召后,立即让老伴儿从商场买了两床新被褥寄给节目组;今年初,通过保定电台听到大量眼病患者只有更换角膜才能复明的报道后,他主动与市红十字会联系捐献事宜;前不久,听说市亲民爱民活动办公室正在搞帮扶困难学生的结对活动时,他赶紧去挑选困难学生。由于经常为公益性事业东奔西走,户外活动多了,精神也好了,老段的病情明显减轻。他深深感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1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可对于13岁的贾伟来说,这一瞬却令他极为不顺。几次重大家庭变故,把他逼入生活低谷。1岁时,母亲病故;10岁时,父亲去世;两年前,70多岁的奶奶因病彻底丧失劳动能力,常年看病用药。本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家庭无以为济,17岁的姐姐只好辍学外出打工。在村干部和邻居的照顾下,贾伟勉强没有辍学,虽处逆境,但他的成绩十分优秀。平日里,贾伟的学习资料除学校周济外其余的靠向同学借,买几元钱的课外书对他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村里帮助耕种,可以有粮食糊口;姐姐打工的收入,对于巨大的家庭支出,只是杯水车薪。贾伟艰难地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别人眼里,段景超也许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但对贾伟而言,段景超的帮助是举足轻重的。他深切感受到了进退维谷之际外力扶持的重要,感受到了亲民爱民活动的阳光雨露,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点评】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段景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熠熠的人性之光,看到强大的道德力量。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别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为亲民爱民活动做了鲜明的注脚。
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是需要别人照顾的;一个享受城市低保补贴的家庭,是需要社会关爱的。但在这种情况下 ,他还时刻想着尽一份社会责任,惦记着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这难能可贵,更是值得敬重和学习的。段景超说:“虽然我身体有病,不可能三天两头去看孩子,但我能通过电话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虽然我生活也困难,但我能省吃俭用,通过邮钱寄物的方式给贾伟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肺腑之言,道出了广大社会人士奉献爱心、扶危济困的共同心声。
以倾心关注困难群体、倾力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全市亲民爱民活动,如火如荼,深受百姓欢迎。特别是机关副科以上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为许多困难家庭解了燃眉之急,让众多“寒门学子”有了在校继续学习的机会,使一大批应届贫困学生顺利迈进大学校门。但是,机关干部的人数毕竟有限,为此,市亲民爱民活动办公室发出了奉献爱心、扶贫济困的倡议,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企业经营者、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入到惠泽民生的活动中来,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半年以来已有数百人踊跃报名,进行了结对帮扶,数千人来电来函咨询,情志蒸蒸,令人欣喜。
实践再一次证明:古城保定历来不缺少扶危济困的热心民众。亲民爱民活动是一项深入民心、惠泽民生的重大举措,只要大家都积极投身其中,我们就会用爱心共同构建起一个永恒的春天。 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