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中小学生面临各自不同的心理负担,有时甚至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而这些学生大多不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老师,而是藏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些家长和老师无法理解的现象就出现了。
课堂上,一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就十分焦躁,怀疑自己的能力;回到家里,与父母的共同语言除了“学习”就是“重点大学”;周围亲朋“人生最关键一年”的提醒和“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生活,让孩子觉得呼吸都有些沉重。中小学生对这一切很难适应,只能任由烦躁和焦虑在内心翻转。
孩子不像成年人,有自我判断能力,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往往不易被察觉。怎样为中小学生驱散内心的迷雾,指明前行的方向?怎样塑造下一代健全的人格?心理体检是个好办法。通过心理体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心理引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通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防患于未然,关注学生安全,确保学生健康、顺利成长;通过开展心理调查与研究,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李光宇
小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