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发动、区域推进、全面展开、全员参与”,随着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市的迅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成为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天锻炼1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本报记者 刘虎
5月18日,市政协组织部分省、市政协委员对我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视察。保师附小、南市区职教中心、保定七中,每到一处,校园内轮滑、羽毛球、韵律操、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朝气蓬勃的活动场景博得了委员们的一致好评。
每天锻炼1小时,快乐工作几十年,健康生活一辈子。近些年,随着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展开,我市以“整体发动、区域推进、全面展开、全员参与”为方针,发动支持各中小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加强运动场地建设、配备体育运动器材、强化师资队伍、积极开展活动。2007年7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列入了各级政府和教育系统的重要日程。2008年,教育系统又相继召开现场会、观摩示范会,树立了教师队伍建设、场地建设、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典型,为各地各校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榜样,带动了全市阳光体育运动的迅速开展。保定一中、三中等学校师生每天的跑操、跳绳;乐凯小学的踢毽、跳绳、丢手绢、转呼啦圈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花园街小学的抖空竹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成为了我市中小学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兴趣,市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不断开发特色体育项目。各学校大课间活动根据学生特点开发了男生武术、女生韵律操、小学生瑜伽和少年军体拳等项目,受到了学生欢迎。有些学校还实行了体育器材开放式管理,把器材放到走廊、教室,学生随时能取,下课即可使用。有的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运动会、体育游戏,使家长更加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为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持之以恒,市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实行了“三统一”制度。一是统一规定上下午大课间和课余活动时间,动员全体教职工与学生共同参加体育锻炼。二是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好体育课程,任何人不得挤占体育课。三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例如,保定外国语学校把活动内容分成武术、民族体育、游泳、球类等8个项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并成立了项目活动小组。保定二中则把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引进课堂,把乒乓球、羽毛球列入高三体育课选项内容。
近些年,我市相继实施了应届初中毕业优秀运动员升学加分政策和体育特长生特招、将体育成绩以3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了校园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围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不少中小学建立了体育项目训练体系,系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南市区职教中心的棒球活动已经开展多年,作为江苏棒球队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曾经为其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去年,该校棒球队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
“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全面推进了学校运动场地建设。规模大、条件好的学校相继建起了高标准体育场馆。城镇中小学针对人员多占地小的特点,全方位立体开发体育场地,利用树阴下、道路旁、楼道等地方,建设分梯次适合学生特点的小场地、小设施。广大农村地区结合“普九”和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推进了场地建设。目前,全市中小学已建成体育馆15座,游泳馆(池)5个,塑胶运动场35个,45.3 %的中小学建成了标准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