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城市低碳我做主

2010-6-4 15:26

本报记者 苏兰生

  百姓视点

  上周日,在天津市每天走“保定道”上下班的李勇强,回原籍顺平县李格庄村探亲发出一番新感言。他乘车过保定市区时说:“一年前满街还是喝油的公交车、出租车,现在街上跑着600多辆燃气车,看来保定降碳的步子挺快。”

  李勇强的感受,只是我市打造低碳城市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保定居民对“低碳”二字越来越熟悉,追求低碳也已逐渐融入吃、住、行中。

  管住嘴巴,吃出低碳

  几年前,建设集团北基地宿舍的不少家庭,还有一个式样不一、用木柴烧开水的大铁壶。现在,这些铁壶都下岗了,难以见到做饭前在楼前先烧一壶开水,再提进屋倒进锅里的现象。

  该宿舍的李孟大爷说,从算经济账看,用木柴烧水,再用热水做饭,在夏天一折腾就是一身汗,回到屋里热得受不了,再开空调凉快一会儿,其实省了气、费了电,并没有节省多少钱。要算环境账,每天楼前一个个小烟囱,给空中排放多少烟尘呀!

  发生变化的,不止这个生活区。现在,不少小区这种司空见惯的做饭、喝开水方式,都被“吃低碳饭”所代替。而“吃低碳饭”,也在不少人的下馆子中,悄然发生变化。

  一种研究数据表明,人们浪费0.5千克粮食排碳0.36千克,如果每人每年少浪费粮食0.5千克,全国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还有,如果少生产1个塑料袋可节约0.04克标准煤,减少排放0.1克二氧化碳,如果每天全国少用10%的塑料袋,就可节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再如,全国减少30%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万吨。

  举出看不见的数据,会让人大吃一惊。但这种浪费带来的碳排放,却在无意中出现。市区一家酒店的服务员吴英说,过去顾客在酒店用餐后剩菜、酒和饮料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婚宴浪费得更多。“一般婚宴要摆20余桌,每桌20余道菜,每次婚宴结束,桌上的菜会剩一半以上,有的菜几乎没怎么动。”

  这家酒店的负责人说,他们饭店平均每天接待客人150人左右,产生的剩菜、剩饭等泔水就有300公斤。如果遇上商务宴请、求人办事、单位聚餐等情况,浪费现象更严重。

  欣喜的现象是,现在人们到饭店就餐后,越来越多的已将剩菜、剩饭“打包”,把喝剩的带走或存放在饭店、以备下次再用。

  过去,街头小饭店内桌子上,摆放着一把一次性木筷的情形并不少见。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老板说,其每天用掉的一次性木筷至少有150双。一次性筷子在使用后是不进行回收的。市环保局一位技术人员呼吁:“市民在饭店吃饭,应该使用消毒筷子,抵制用一次性筷子。”

  这位技术人员还说,现在饭店推荐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这些用塑料袋包装的餐具,不但不一定能保证卫生,还十分不环保,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人们应该尽量少用包括瓶装水、瓶装饮料等一次性用品。

  “借光”太阳,住出低碳

  崇高的太阳,无私普照大地,这也让低碳城市建设不断“借光”。

  随着天气渐热,茗畅园生活区的李辉,几天前将去年买的电热水器换成了太阳能热水器。他说,尽管2000多元的热水器用不着了,但算长期账,使用太阳能还是节省的,也环保。

  其实,他家的节能生活,已开始于3年前。2008年,他妻子把原来室内的白炽灯全换上节能灯,平时尽量借用太阳光,能看见就不开灯。而洗衣服,尽量不用洗衣机,手洗出来的既干净又不磨损衣服。每天还控制上网时间,出门时拔掉所有电源插头。李辉说,如此计算,一年下来能少排放1吨二氧化碳。

  他住的生活区,院内公共照明全部是太阳能灯。他家的住房也是小户型,没有过度装修。说起低碳,他头头是道:“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我市在建设低碳城市中,像这样的已不止他一家。资料显示,到5月20日,我市已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累计有36个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总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市区还有15家三星级以上酒店,完成太阳能应用改造;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开始试点,形成新一代C区、新世纪小区等一批低碳化示范社区。

  关注“足下”,行出低碳

  这几年,走在街上看到有不少人步行上下班。住高新区图书馆附近一个宿舍的刘岚,离单位只有1公里左右,每天从家到机关、从机关到家,都是这样走着。她说:“走着到单位也就是20至30分钟,每天工作挺忙,上午和下午走这么两回,既锻炼身体,也在走中放松一下心情。”

  与这位步行族一样,现在还有不少“有车族”重新变成“骑车族”。2008年前,在某局上班的田勇,买了一辆捷达轿车,骑了6年的自行车就“靠边站”了。从今年春天开始,他不再天天开车,原因是开车不比骑车省时间。每天,他从高新区吉祥园走出家门,开车沿朝阳大街到单位,在上下班高峰期随着长长的车队蠕动,需要开半小时,有时堵车还要更长时间。而他骑车,一般也就是一刻钟。他说:“开车本想图个快,这两年马路上突然增加了这么多车,不但没快了,反而慢不少,干脆就不开车了,骑车还低碳一些。”

  今天,许多人在追求经济出行的同时,低碳出行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少开车、开小排量车成为建设城市低碳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公务车,也成为人们关注低碳的重要对象。有资料显示,如果1.3升排量私家车每月少开一天,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一辆同等排量公务车少开一天,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如果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私家车和公务车每年分别减排二氧化碳200千克和400千克。

  看来,在打造低碳保定中,也需要人们低碳生活。而低碳生活,人们完全可自主选择,也应成为共同行为。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日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