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跃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关工委6年坚持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贫困山区涞源县南马庄乡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受到当地农民欢迎。大学生在深入社会实践中,磨炼了意志,增强了使命感,得到了课本上难以学来的知识。
涞源县南马庄乡地处太行山腹地,因交通不便,发展缓慢。河大经济学院及河大关工委经过考察,2004年将这个乡确定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掌握为国为民服务真本领的课堂。
大学生下乡实践小分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针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民医疗保障、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低保五保及农业资源与交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写成专题报告供当地政府参考,同时还给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小分队帮助桑树堰村建立了图书室,募集图书1000余册,内容包括家禽饲养、菌类培育、果木栽培、电工知识、生活保健、学生读物等,非常实用。通过呼吁,最近当地政府部门决定恢复望天岭村小学,河大经济学院及河大关工委组织捐赠了60套桌椅和相关教学设备,解决了桑树堰、望天岭、黄柏寺三个村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6年来,每年暑假前河大经济学院团委和学生会都发动在校师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捐献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汇聚起来送到山里,并登门送到五保户和低保贫困户手中,解决他们生活的燃眉之急。
调查药材和林果专业合作社的同学发现专业户缺少科技知识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就聘请河北农大有关专业的老师到山里进行科技指导,讲授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林果管理知识,大受当地农民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