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有职补,退后可拿养老金……在涞水县,农村基层干部越干心里越踏实。近两年,涞水县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工作,深化拓展“一定三有”激励机制,始终坚持“保障三有、重在一定,先行规范、逐步深化”整体工作思路,创新机制、载体,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保障农村干部各项待遇,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两账三定一卡”,强化职责目标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职责目标管理,该县在“保障待遇、定实目标”的前提下,推行“两账三定一卡”工作新模式——乡、村两级建立日常管理台账,及时记录工作目标进度和完成情况;指定部门对目标的运行实行定期调度、定时交流、定量考核;对存在的重点问题下发督办卡,挂账督办,限期整改,推动目标全面落实。
5月28日,在义安镇义合庄村村头,总投资8500万元的新民居建设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没想到,我这土里刨食的老农民就快住上小洋楼了,这都是村两委干部和上级领导给我们带来的福音呀。”该村70岁的村民张占生高兴地说。义合庄村是一个不足300户的小村庄,曾是远近闻名脏、乱、差的治理难村。通过推行“两账三定一卡”制度,这个小村发生了喜人变化,今年3月份,该村被确定为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
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县通过加强职责目标管理,275个村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35件。引进致富项目70个,新建、改建村两室123间,修建文化休闲广场45个,修路90公里,打机井240眼……
“集中办公日”,健全保障机制
为彻底解决“有事儿无人办,有难无人帮”的问题,改变村干部“家中办公、街头办公”的随意性,涞水县在284个行政村实行农村干部“集中办公日”制度。每逢群众工作站工作日,工作站队员、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集中办公,研究本村近期重点工作和主要村务,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该县北关村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人心涣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村里打架斗殴、上访告状、邻里不和等现象时有发生。自从村里推行农村干部集中办公以来,不仅村干部感觉到了自身压力,责任心强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了,而且全村百姓的心气儿也顺了。“原来找村干部办事,常常找不着人,即便是盖个公章也要跑上好几趟。有了‘集中办公日’,村干部实行了‘坐班制’,我家久拖未决的宅基地纠纷几天就解决了……”该村村民刘金才高兴地说。
据了解,此项制度实施以来,该县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84个,化解矛盾纠纷56起,为550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有效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一句话目标承诺”,延伸目标承责范围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重、难度大,单凭农村干部“单打独斗”远远不够。该县充分发挥村级配套组织成员、无职党员、村民代表智慧,实行“一句话目标承诺”制度,激发了全体党员、群众代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在‘一句话目标承诺’制度的推动下,我们村涌现出一大批热心全村公益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在这些人员的带动下,全村文明生态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大棚西红柿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目前已经发展到200多个,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该县娄村乡石圭村党支部书记贺建华谈到“一句话目标承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时激动不已。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8900名党员、村民代表、村级配套组织成员进行了一句话目标公开承诺。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文明生态村创建、张涿高速征地、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涞水县广大党员、村民代表、村级配套组织成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村子环境好了,村民思想进步了,百姓致富的路子多了……“一定三有”激励机制,给涞水县的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活力,为该县的乡、村带来了新变化。
王永利 赵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