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期间,在安国市伍仁桥镇的麦田中,一种新型的小麦秸秆打捆机格外引人注目,这种由小拖拉机牵引、自动把小麦秸秆打成捆的机械,是该市引进的新型农机,它可以把小麦秸秆自动打成捆,麦地中几乎不留秸秆,十分方便农民播种夏玉米。
一位付姓村民说:“以往秸秆要拉出麦田外,又费工又费时。现在好了,有了秸秆打捆机,地里特别干净,机械干活又快又好,真是太方便了。”
麦收期间,走进安国市的麦田,感觉与往年不同的是看不到到处悬挂的有关秸秆禁烧横幅和标语。今年,该市转变工作方式,变“堵”为“疏”,积极引进先进的小麦秸秆打捆机械,解决了秸秆禁烧的大难题,最大的好处在于变废为宝。
成捆的秸秆如何消化?近年来,该市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当地企业引进秸秆气化技术,成功研发出了适合农村的新一代家庭“秸秆气化炉”,该技术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过高强度物理压缩后固化成颗粒,直接放入气化炉中点燃气化用于取暖做饭。75公斤秸秆可产生相当于一瓶液化气的能量,普通家庭每天只需2—3公斤秸秆颗粒就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一年可节约燃煤费、燃气费2000余元。
该市还加大了对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对农民购置的30台秸秆粉碎机全部进行了补贴,提高了秸秆还田率。
截至目前,该市的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