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份,涿州市财政收入完成6.64亿元,同比增长76.27%,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99.36%。
思路决定出路。正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思路,决定了该市的斐然成绩。近年来,涿州市以建设京南保北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强力落实“工业立市、以城兴市、借京强市”三大主体战略,切实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加强”,即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德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科学制定发展思路
由于历史和发展阶段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存在资源要素配置向城市倾斜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条重要路径是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配置。
顺应这一发展需求,2009年,涿州市被河北省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加之北京城南计划的加快实施,涿州市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该市成立了市委书记王舟为主任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乡一体化工作;该市还从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派驻各示范点,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示范村制度;邀请省农工委、国土厅和苏州统筹办有关专家对全市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近120余人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专题辅导,并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凝聚了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
“宏伟蓝图靠规划”,该市制定了《2010-2012年涿州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待省审批后实施;正在编制《2010—2020年统筹城乡发展十年规划》、《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预计6月底完成。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该市明确了“一个中心、五个组团、49个中心社区”发展目标。“一个中心”是以主城区38.5平方公里作为综合发展区;“五个组团”是在主城区以外的区域选择5个特色乡镇和新片区侧重发展休闲旅游、轻工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49个中心社区”即将全市404个行政村,按地理位置和人口划分为49个农村中心社区,每个中心社区人口在4000-5000人左右,对农村中心社区实行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通过5-8年的努力,该市村庄占地面积将由15.9万亩缩减到4.95万亩,腾退土地面积10.95万亩,将涿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
城市化标准发展农村
加大对乡村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因地制宜将各乡镇打造成特色经济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涿州市尽快让城市与农村缩小差距并连接起来。
2002年,涿州市在城区初步形成“五纵四横”主干道体系,并于今年启动范阳路翻新改造、东大街贯通等“八大路网”建设。在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该市资金向农村倾斜——投资3000万元对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全市乡村均开通了公交车;市财政从2005年开始每年拿出100多万元,用于对农村新打机井及铺设防渗管道及防渗渠的补助,目前全市共有农用机井8000多眼,地下防渗管道90多万米,地上防渗渠50多万米,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万亩;始终坚持含绿量就是含金量的科学理念,今年以来安排农村绿化资金1300万元、城区绿化资金163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000万元以上;在农村安排“三北”防护林工程7.5万亩,植树211万株,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园林庭园27家、省级园林式居住区11家、省级优秀游园3个;
今年还首次把郊野公园建设列入年度计划,建设15个100亩以上的郊野公园,设立奖励资金300万元,目前孙庄等郊野公园已经初具规模,其他各乡镇郊野公园正在建设当中;通过大力整顿砂石料市场、治理“小卷材”,启动了砂石料采挖区的恢复森林地貌工程,积极推动西部开发,将西部三个乡镇打造为集教育、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绿色低碳经济区。
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涿州市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去年,该市实施了华阳路和冠云路综合改造工程,进行了政府主导下拆迁安置、平台融资的尝试,探索了“以路带村”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挟河、全家场等6个2009年度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全部顺利开工。去年该市财政还每村安排资金10万元与省、市专项资金**使用,用于奖励补贴农村新民居示范村建设,今年市财政安排9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新民居建设。此外,还积极向上争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对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集中投入、重点扶持。
目前,挟河、史各庄等6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正在加紧建设,其中挟河村、屈家街村、全家场村主体工程基本封顶,争取年底前全部达到入住条件;今年确定的11个省级试点目前基本完成村庄建设规划。
强党风带政风促发展
因为有了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涿州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征程中一路高唱凯歌。
在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该市始终将政德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首位,为每名干部建立“荣誉档案”,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树立了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检验干部政德建设成果的主战场,以实际行动检验干部政德水平;该市提出了“党建是基础、组织是保障、核心是土地、关键是干劲、实质是思想”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在认真落实“一定三有”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双述双评”等制度,严格操作程序,自下而上征民意,上下联动定方案,按照“四议两公开”规范征地、拆迁等各个环节,评估补偿公开、公正、透明,取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力提倡各级干部要注重提高“三力”(政治动员力、资源整合力、工作执行力),增强“四性”(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新性),为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在城中村改造和新民居建设过程中,该市探索实行了“30+10+10”和“30+10+20”的拆迁补偿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有情操作、让利于民”的原则,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30+10+10”就是,针对“城中村”改造的拆迁房,评估作价补偿给老百姓,每人无偿送给30平方米住房,还可以成本价每个人再买10平方米住房,政府每人再给10平方米的商业门店;“30+10+20”就是,对于农村新民居建设拆迁房,评估作价补偿给老百姓,每人无偿送给30平方米住房,还可以成本价每人再买10平方米住房,并免除20年的物业费。同时,该市还高度重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正在建设经济适用房、双限房、廉租房,着力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真正使涿州的老百姓“少有所学、老有所养、中年就业有岗位”,让涿州的老百姓“热爱涿州、建设涿州、享受涿州”。
当前,涿州市科学发展思路清晰,上下同心,左右通顺,人心思进,63万人民正向着繁荣舒适的“京南保北现代化中心城市”大跨步迈进。刘群辉 王宁 孟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