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盛夏的白洋淀芦苇茂密、荷花盛开,保定市畜牧水产局及安新县水产部门工作人员,将3200多万只中华绒螯蟹苗撒入淀中,这是白洋淀今年第三次增殖放流活动。
据介绍,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366平方公里的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濠纵横交错,39个小岛点缀其中。随着“引黄济淀”的结束,以及对淀区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持续修复和改善,白洋淀水生植物丰茂,鸟类、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淀内的荷花,菖蒲,水葱,鬼针草、千屈菜等水生植物资源丰富,达到400多种,真正是鱼的乐园、鸟的天堂、水生动植物的博物馆。
近年来,省、市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白洋淀渔业资源修复、淀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连续拨专款在白洋淀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增殖效果日益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此次活动为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增殖放流,共投入专项资金20万元,共投放中华绒螯蟹苗(大眼幼体)3200万只,放流地点选择在泛鱼淀、池鱼淀、捞王淀、烧车淀、大、小鸭圈等水质优良、水草茂盛、饵料丰富的淀泊。按回捕率8%计算,预计一年后可创经济效益900多万元。
此次放流过程由省水产畜牧局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全部放流苗种均通过相关部门鉴定,质量完全符合放流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