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倾情打造幸福名村——记曲阳县新赤涧联村党支部书记魏国强

2010-7-5 10:57

  曲阳县今年有了首个新民居联村,原小赤涧党支部书记魏国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行走于村间,沿路提起他的名字,村民们个个都能拉住你,讲讲关于他的故事。

  原小赤涧村位于曲阳县北部山区,全村1480口人,600余亩耕地。过去,人多地少,没有集体财产,是有名的穷村。由于穷,村里无人愿当干部,大事小情没人管,该村又是个乱村。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改变村里的旧面貌,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1999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年仅30岁的魏国强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并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魏国强上任时,村里最宽的街道不过2米,最窄才几十公分。由于车辆进出难,村民盖房买砖每块都要贵1、2分钱。为了出行方便,村民纷纷在村外建房,村中心143户960间民房里只住着14位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只有拆迁,才能置换出更多土地。‘空心村’拆迁,势在必行。”魏国强下定决心。

  “拆了房让俺住哪儿?”“这可是俺辛苦了几十年为孩子结婚盖的房。”……听说要拆迁,小村炸了窝,村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发牢骚。为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魏国强在家人的强烈反对下,带头拆除了自家新建的房屋,又和村内有威信的老同志,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该村制定了《小赤涧村“空心村”拆迁改造方案》,并要求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干部亲属带头拆迁……在魏国强的组织下,该村规划范围内的1200余间旧房、170多个猪圈按时拆迁,收回土地80余亩,建起290多栋二层住宅楼。

  拆房难,分房更难,全村人的目光全部“盯”在魏国强身上。为保证分房公开、公正、公平,他提出:分房先困难群众,后党员干部;谁家最穷最困难,谁家就分在临街。在村民代表组成的分房领导小组监督下,不到一年时间,所有拆迁户全部喜迁新居,魏国强也因此举赢得了村民的拥护。

  居住环境变了,魏国强又决定充分利用毗邻定龙公路的资源优势,鼓励村民买货车、开煤场,发展汽车运输、煤炭储销和畜牧养殖等产业。

  2006年9月,魏国强带领两委班子、村民代表考察回来后,筹措资金600万元,成立了由80%以上村民入股的曲阳众合运输有限公司,煤炭经销范围从山西大同、山东德州一线扩展到山西、陕西两省和山东全境及江苏、徐州等地。当年,该公司就盈利1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500余元。“以前,我们村跑山东等地都是空车返回。如今,公司给我们提供服务信息,帮助联系配货,这样我们每次就能多挣1000多元。”运输户魏三僧一脸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魏国强的带领下,如今,村里各家各户用上了沼气,80%以上的农户买了汽车,装上了宽带,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

  生活富裕了,但魏国强不满足现状,邀请省级以上书法协会会员进村采风、创作,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品位。去年5月23日,曲阳县书法协会、美术协会8名省级以上会员来到小赤涧村,现场挥毫泼墨。从曾荣获全国群文系统书法唯一金奖的张乐呆手中接过书法作品,村民魏现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生活富裕起来的村民们,渴望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一定将村里的变化落实在纸面上,将这一文化财富展示出来,以提高村民的文化品位。”魏国强说。此后,该村先后投资130多万元,建起文化活动广场、戏楼和图书阅览室,并成立了一支300多人的秧歌队、锣鼓队……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陆续来到村文化广场,在锣鼓的伴奏下,扭起大秧歌,跳起现代舞,有的在健身器材上做起了健身运动……红红火火的娱乐活动,将该村的文化夜市推向了高潮。

  昔日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成了全省新民居建设典范,并先后荣获河北名村等荣誉称号。魏国强也因此获得省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省劳动模范、省老区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日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