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之一,造纸既是满城经济发展“亮点”,又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点”。 满城县不断在造纸行业调整转型上下功夫,铁腕治污,狠抓企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一个清洁节能的现代北方造纸之都。
为提高造纸企业准入门槛,依靠“严格标准验收一批、完善工艺整改重组一批、依据政策砍掉一批”的政策,满城造纸行业“瘦身”全面展开。全县造纸企业数量从204家减少至94家,纸机数量也由558台降到346台。而经过“瘦身”的造纸业对县财政的贡献度却不降反增,整个行业上缴税金由治理前的每年3314万元涨到3406万元。“满城造纸”正冲出污染重、能耗高的篱墙,画出“减增”明显的完美曲线。
进入大册营镇,昔日造纸企业集中区上空一条条“黑龙”不见了,污水处理厂日夜运转,大型集中供热项目开工在即,满载成品的卡车驶出厂区……
诚信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宝江告诉记者:“自投资200余万元的环保设备运转后,提高了纸浆回收率,使造纸用水减少70%多,每年就可为企业减少开支30多万元。”
在“瘦身”的同时,满城对造纸业的排放问题同样没有忽视。为彻底堵死企业偷排偷放漏洞,满城县探索实施“一厂一管、集中监测”的管理模式。将造纸企业集中的大册营造纸工业区划片,每片的8-10家企业设一个集中监测站,8个集中监测站投入运转。每家企业只设一根排水管引入集中监测站,监测站配有流量计、COD浓度监测仪等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全程监控,监管人员还随时进行巡查。出厂污水经监测后,进入大册营水处理公司集中处理,企业每吨交8角钱污水处理费。
为鼓励和调动关停企业二次创业的积极性,促进造纸业重组升级,县政府出台了《鼓励扶持造纸企业转产、重组、收购的优惠政策》、《满城县造纸企业排污权交易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现有造纸等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县被关停的110家造纸企业中,58家转向纸制品深加工,44家企业完全改行并重获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