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妇幼保健院高危产科近几年努力打造一支工作热情、技术精湛、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敬业与责任,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今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卫生部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服务无微不至
在高危产科,从细微处去关心、帮助病人,时刻将患者利益放在心上。一次,一位刀口未长好的病人在清创时疼得嚎啕大哭,值班护士赶紧走过去握住病人的手,一边鼓励,一边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病人终于安静下来,成功配合医生完成了清创工作。等病人松开护士的手时,护士的手已经青紫了一大块,病人当时感动得再次泪流满面,而护士却笑着说:“没事,小意思。”类似这样的事在高危产科举不胜举。
为了更好为病人服务,科室在全院率先推出“六个一”活动,即主任、护士长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新住院病人进行一次专访;医护人员为新住院病人办一件实事;医务人员对住院病人进行一次征求意见活动;医务人员每天对病人嘘寒问暖一次;病人出院后进行一次回访。这“六个一”完成得怎么样?患者还有什么要求?每周科室要进行一次工休座谈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以便让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重于泰山
产科高危病区收治的都是各种产科合并症及危重症抢救的病人,年收治高危孕产妇达1300多名,多年来没有孕产妇死亡,没有重大事故。几十面锦旗、数百封表扬信,是患者及家属对她们工作的最好评价。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却经常有惊心动魄。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例前置胎盘出血致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人,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第一夜的特护非常重要。主任、护士长经过一夜精心照顾,病人病情好转。为了保证病人的进一步治疗,医生和护士都主动要求连班。整整5天,高危产科所有工作人员都连着两个班上,病人转危为安,十五天后痊愈出院。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精益求精的技术又一次挽救了孕产妇的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有一线希望医生们绝不轻易放弃。患者刘志敏是住院时已经失血性休克,经过医院绿色通道进入高危病区。医生护士齐上阵,很快纠正了休克并立即手术,新生儿脱离危险,但母亲出现DIC。全力抢救7小时,输血6000多毫升,患者仍没有醒来,家属都要放弃了,医生仍然坚持着、努力着。终于,患者醒了,血压升上来了,最后转危为安。
几年来,科室共有7名工作人员被评为省、市级岗位技术能手;1998年5月高危产科被团市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同年被河北省卫生厅、共青团河北省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今年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大爱书写着人生的传奇。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