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荼毒的闷烤 挡不住城市道路的延伸

2010-7-20 11:03

散布于市区的建设工地上,大机械的操作室应该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了。用挖掘机司机马志伟的话来说,这儿就是个坐在火上的蒸笼。可不管再闷热难忍,老马也不敢松半下弦,因为一旦机器错碰到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后果可想而知,但他总能凭借精湛的技术一次次化险为夷。紧张的一天下来,他的工作服从没干透过。

  这个夏天的炎热,对老马所在的市政维护管理处来说,是次空前的大考。因为担负着市区道桥维修维护重责和部分路网建设任务,工人们每天都要在高温裹挟中施工。在三丰路稀浆封层铺设过程中实测地面温度高达60℃,空气温度高达41℃。

  不管是东风路拓宽改造还是建华工农三桥的新建、不管是小街巷的翻修还是道路的正常维护,所有工作,都摆在了毒火火的闷烤中。

  可只要没雨,夏季是道路施工的黄金季节。为了加快进度,加班加点是常事,对这个并不合乎“劳动法常规”的要求,工人们从没含糊过:这就是责任。

  向阳南大街工地上,刚刚铺完沥青混凝土大料的工人们中午小休时,东倒西歪地坐在路边,街边坐着纳凉的老大爷们心疼地说,这些孩子一天10多个小时在高温下进行施工,太辛苦了,怎么受得了?

  7月2日下午6点,维护处接到通知,乐凯大街与复兴路交叉路口快车道出现一个约24平方米深3.2米的塌坑。这样交通流量大的主干道,应急预案迅速启动起来:第一时间,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做好现场围挡,确保市民夜晚出行安全。第二天,在39度的地表气温中,施工人员挥汗如雨进行紧张抢修,连续奋战到晚上12点,一鼓作气完成修复。

  高温对沥青路面的损害是致命的。在加强道路维修养护作业力度的同时,巡视队员天天骑着自行车,每日巡视于市区的大街小巷,哪有问题露头,就迅速制定对策。

  吃住都在工地上的项目经理田海朝和他的同行们,几乎每天都在步行中解决问题,在没遮没挡的工地上,他的行走量少则十几里,多则几十里。

  最苦的是沥青炒料工作,沥青混凝土炒料出厂的温度是170℃,生产乳化沥青车间温度达到50℃以上,为了保障施工生产需要,这个超常的热度是一定要挺过去的。沥青混凝土炒料运到工地,温度也在120℃左右。每天收工,皮肤都像要脱下来一样。

  路,总是要有人去修的;辛苦,总是要有人去承担的。当所向披靡的毒辣暑气遭遇到了无畏的建设者时,胜负自现。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