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金堂 通讯员刘静坤)7月19日,在南市区西韩蒋村、鲁庄村看到,一栋栋新民居拔地而起……如火如荼的新民居建设让南市区焕发了活力,大大加快了该区城镇化进程,缓解了城区增容压力,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
2009年该区4个省级示范村全部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今年经积极申报、层层筛选、严格审查,并依托该区园区建设、重点企业建设、路网便捷、市场发展的支撑,又有5个村列入省级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
在新民居建设工作中,南市区整合区直部门资源优势,集全区之力做好帮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新民居建设的包乡区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区直部门的职责分工,在政策把握、手续流程、用好配套资金等方面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到各乡党委和区直有关部门年终考核内容;该区结合实际筛选了15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区直部门,分成5组对5个省级示范村进行重点帮建。帮建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所帮建村给予人力、财力、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为让新民居建设这项惠民工程真正深入民心,多次组织召开由有关部门、示范村村干部参加的新民居建设培训会,就村庄的规划设计、土地审批、新能源应用、工程验收等方面政策进行讲解。组织示范村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兄弟县市新民居建设开展情况较好的村学习、观摩。出动宣传车、派出宣传员到示范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接受咨询,并发放新民居建设联系卡、明白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