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兴县是全国农业大县,每年小麦、玉米种植面积80余万亩,年产秸秆40万吨。近几年来,定兴县立足于“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禁烧方针,在秸秆转化利用上动脑筋、作文章,通过引进项目推广生物质燃料锅炉,建设遍布全县的秸秆压块饲料生产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物理和生物处理,使其转化为锅炉燃料和牲畜饲料,走出了一条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道路,实现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定兴县禁烧工作自2002年以来一直实行有效的奖励措施,通过“奖勤罚懒”极大的提高了有关责任单位的禁烧积极性,促进禁烧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管理轨道。奖励方法和程序:禁烧前期县财政安排专款拨付各乡镇(一般在1万元左右),支持搭建工作站、成立清运队、推广生物质炉具等工作。禁烧结束后,县委组织部考核办、环保部门对各乡镇禁烧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考核,结合日常掌握情况综合评定考核档次,对于在禁烧期间工作突出的及未出现火情的乡镇给予奖励,奖励金额在1-3万元左右,每年县财政投入禁烧资金约20-30万元。
二、为有效促进污染减排,实现农作物秸秆转化利用,定兴县将御景佳苑居民小区作为试点,率先使用了2台秸秆压块燃料生物质取暖锅炉,按取暖期110天计算,共计使用秸秆压块燃料4700吨,减少1500吨原煤的使用,减少SO2排放24吨/年,保证6万平方米采暖面积的取暖,取暖效果优于燃煤。秸秆压块燃料230元/吨,而燃煤750元/吨,性价比显而易见,而该小区取暖费18.5元/平方米,普遍低于其它燃煤取暖小区取暖费,居民直接受益。
通过御景佳苑居民小区的试点成功,定兴县尝到了生物质锅炉的甜头,成功从北京引进了总投资2.78亿元的奥斯塔生物质锅炉生产链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3年内将达到年产1万台生物质锅炉和2300万吨压块燃料规模。项目建成后每年消耗秸秆1160万吨,约387万亩秸秆,代替原煤1000万吨,农民增收3亿多元。秸秆通过压块设备挤压成型后,体积可以压缩到原来秸秆的1/6-1/8,燃烧时间却是秸秆的10-15倍,灰份为5%左右,含硫量在5‰以下,污染远远低于燃煤。以玉米秸秆为例,玉米秸秆压块燃料在配套的生物质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率是燃煤锅炉的1.2倍,因此1.5吨玉米秸秆压块燃料的热量利用率与1吨煤的热量相同。玉米秸秆压块燃料正常燃烧状态下,烟囱中无灰尘和灰烟排出,一次加入料,可保持3-4小时以上燃烧,如果封火,时间可达到14小时,取暖效果极佳。
三、定兴县在积极从外引进项目的同时,本土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也蓬勃发展,“河北省农业示范基地”昌利农业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以玉米秸、豆秸、麦秸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切碎、输送上料、搅拌混合、除尘、除铁、压制成型等先进工艺生产的无公害纤维饲料压块产品。2009年,投资2430万元,新建秸秆压块饲料生产线10条。至此,通过几年时间的扩张,全县秸秆压块生产线累计已达到23条,几乎遍布了全县所有乡镇,年消化秸秆20余万亩,广销内蒙古、甘肃等地,可为农民增收800万元,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整体禁烧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世界性能源匮乏、秸秆煤炭等生物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形势下,定兴县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深化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引进项目、发展本土企业,积极破解技术、成本等产业化难题,真正实现了把各类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逐步形成了一个农作物秸秆能源化产业链条,秸秆综合利用之路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