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民居是省委、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建设新民居培育新农民、培树新乡风是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方向。
围绕建设新民居,培育新农民、培树新乡风,对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意义重大。人能改善环境,环境反过来也能改变人。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我们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裕了的农民群众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特别是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农村新民居建设既可以满足农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又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善,引导和推动农民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有力地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因此,正如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宋太平所指出的那样,要结合推进新民居建设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新民居,不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还要教育引导农民更新思想观念,改变生活陋习,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新民居建设工作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及时跟进、见到成效。
围绕建设新民居,培育新农民、培树新乡风,要根据农民的所想所盼开展好具体工作。首先,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以推进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着力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建设农村文明集市。其次,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引导农民、服务农民的力度。推进农村宣传文化工作,巩固农村思想政治阵地。再次,健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理念,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宣传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好更多适应农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后,开展系列评比活动,促进乡风文明。着眼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会及各类群众自律监督性协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创建评选文明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十大孝子、好婆婆、好儿媳等活动,促进农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
建设农村新民居要坚持把好事办好的原则,切实把政府的关怀与农民的自觉自愿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健康有序地推进建设步伐,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