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赢得新一轮经济增长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我市在部分领域已形成优势相对明显的产业基础,但仍需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三条路径——启动“对标行动”
调整优化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和龙头带动型企业组织结构,突出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瞄准先进技术标杆,逐项查找差距,锁定追赶、跨越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得到新的提升。
构建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明显加快——
今年1-4月,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6.68亿元,同比增长44.7%;实现工业增加值89.18亿元,同比增长21.3%;从业人员19.3万人,同比增长0.88万人;实现利税36.92亿元,同比增长62.1%。
新能源产业,1-4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08亿元,增长34%;主营业务收入115.49亿元,增长46.2%;实现利税11.35亿元,增长71.2%。汽车及零部件业,1-4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58亿元,增长33.5%;主营业务收入173.37亿元,增长60.1%;实现利税16.8亿元,增长121.5%。纺织服装业,1-4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58亿元,增长14.2%;主营业务收入70.13亿元,增长24.2%。食品、建材工业也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
构筑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重点推进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汽车产品。长城汽车公司具备轿车、SUV、皮卡三大系列产品以及动力总成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可同时展开10多个车型的开发;在开发A级轿车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多级别轿车和车型,今年计划推出9款全新车型,多款A级和B级、C级三厢轿车也在加紧研发之中;
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开发了哈弗混合动力、欧拉纯电动、精灵纯电动汽车。中兴公司制定了电动教练车(皮卡)开发技术方案。风帆公司开发的6-DW-75免维护轿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已为奇瑞混合动力轿车配套使用,正在研发电动汽车用电力锂电池。
新能源产品。光电产品,全市光伏电池组件产能达到1046兆瓦,硅材料提纯产能达到3000吨。风电叶片,已具有600千瓦至2.0兆瓦系列叶片设计生产能力,拥有10个系列、17种型号叶片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各种型号叶片产能达到7600兆瓦。风电整机,全市整机产能达到1500台,其中1.5兆瓦全功率上网型整机性能试验台是目前国内唯一完全模拟实际状况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试验平台。输变电产品,750千伏、500千伏、220千伏级变压器产品优势明显,500千伏级变压器始终保持零事故率。储能产品,年产300万千伏安时的工业电池,可作为风能、太阳能的储能电源;适宜太阳能发电的新型储能产品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项目正在攻关。节能产品,智能快速充电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构建龙头带动型结构调整,加快引进战略合作者,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巨力索具成功上市。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1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12亿元,开创我市民企在国内主板上市“先河”。
企业战略合作进一步推进。5月13日,巨力索具与路桥建设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书》,建立产品供需链关系。今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天鹅集团与恒天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河北钢铁集团对涞钢、涞铜实施战略重组后续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占地7.5平方公里,投资130亿元的全省重大产业支撑项目河北冶金工业园区开工建设。
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后劲
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意见》,把优化投资结构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重点优化增量,通过项目建设,扩大主导产业规模。
今年以来,我市调整投资结构,提高现代产业项目建设投资规模、技术层次和质量效益,安排市以上重点项目500项以上,比去年增加45项以上;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比去年增加122亿元。
在第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安排上,加大了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三类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规模的48.5%。特别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大了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的投入力度,两个产业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36亿元,比上年提高62.2%。其中,六九硅业二期6000吨硅材料、英利集团四期800兆瓦太阳能电池、河北光为绿色新能源、天威集团风电叶片等新能源重点项目37项,总投资317亿元;长城50万辆、长安20万辆整车扩能等汽车及零部件项目11项,总投资218.6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我市硅材料产能将达到9000吨,太阳能电池产能2700兆瓦,风电整机和叶片产能9300台(套),汽车整车产能140万辆,主导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纺织服装、建材和食品工业上,我市安排重点项目73项,总投资224.4亿元。其中,河北宏润纺织产业园、蠡县富利革基布、华劲品牌服饰生产线等一批纺织服装项目,河北奥润顺达新型节能门窗、万方新型复合仿木材料、冀东水泥、金隅水泥项目,河北喜之郎休闲食品、娃哈哈启力饮料等一批建材和食品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到4月底,总投资66亿元的8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完成投资7.04亿元,300兆瓦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厂房主体部分完工,今年有望建成投产。“六九”硅业总投资126亿元的1.8万吨太阳能及电子级硅材料项目,一期3000吨硅材料部分已建成投产,二期6000吨硅材料今年有望开工建设。长城汽车规划占地6000亩、投资120亿元的50万辆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积极准备项目启动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利税50亿元,销售收入300亿元。河北长安总投资9.29亿元的河北长安扩能项目,到4月底已完成投资1.6亿元。总投资19.8亿元的巨力集团钢丝、金属结构塔筒、金属结构件、金属索具及起重机项目已部分开始试生产。目前正在谋划实施年产6.6万吨钢丝绳及2.4万吨钢丝绳索具项目和年产0.9 万吨链条及0.6 万吨链条索具项目。3个项目达产后,索具总产能将增至20万吨,比2009年提高10.4万吨。
科技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
我市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启动乐凯胶片、天威输变电、长城汽车、惠腾叶片、天河电子、宇能充电等一批国家和省、市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技术中心已分别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家,位居全省前列。英利集团和国电联合动力公司分别建设了光伏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去年,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3530万元,重点支持天河电子红外激光雷达产业化、华仿电控高压电机调速系统产业化等14个项目,大大增强电子信息、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已达到1.05%,高于全省0.35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以上。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和大专院校创新能力建设、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进。今年,我市安排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达到1.1%,安排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发挥了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目前正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加紧项目谋划筛选,重点推进天河、华仿、宇能、科诺伟业等企业的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
企业也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近5年,长城汽车公司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达到26.5亿元,年均投入5亿多元,未来5年预计还将投入50亿元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英利集团加大研发投入,先后完成技术创新500多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如硅片超薄切割、高效电池、超大功率电池组件、并网逆变等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