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区改善生活区周边环境
本报讯 8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康泰街,发现这里存在占道经营现象,道路东侧散落少量垃圾,却没有任何垃圾清运设施。
沿康泰街由隆兴西路南行,街道东侧的杂草间生活垃圾时隐时现,供热管道上堆存了旧家具、竹竿、床板等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在复兴路与康泰街交叉口,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清理一处露天堆放的垃圾,一旁的垃圾车已被装满。“这条街我们一天清理4次,每次几乎都要往返两趟,像这样的垃圾每天至少能拉7车到垃圾转运站。”环卫工人介绍。
据附近村民反映,这条街上的露天垃圾堆放点还有3处,确实每天有人清理。但由于没有垃圾清运箱,村民生活垃圾及路口大排档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只得露天堆放。高新区环卫处处长宋合朝表示,对于康泰街环境卫生整治,高新区采取“费用包干”的政策,将环境整治任务划分到各村。对整治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区环卫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强监管,并相应增加整治费用,完善垃圾清运设施,确保各路段环境质量。
在复兴路以北路段,一排商用简易房占据了便道。傍晚18时许,商户陆续将店内商品摆到门口,占据车道,车辆、行人绕过“路障”缓慢前行。 本报记者
连日来,新市区在以往环境卫生整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细化责任,对辖区部分生活区外围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据了解,该区组织环卫、执法、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向阳大街南延废品收购站及积存垃圾进行两次联合整治,对阳光北大街、惠政街、乐凯南大街四八二生活区墙外、天威路康庄、郎庄、阳光北大街等主要干道,合欢街、龙泉路等重点小街巷开展了再次整治,清理垃圾5000余立方米。
另外,该区安排部分管理人员对重点路段进行蹲守,确保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对52条小街巷的“野广告”进行拉网式排查,出动300余人次,清理粉刷野广告2000余条。
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该区针对辖区范围大、城中村多、城乡接合部多、市场多、环境卫生保持难度大等实际情况,计划对康庄路等路段实行“重点路段有偿监管”,根据监管效果兑现奖惩;对整治后的向阳南大街东侧确定长效管理办法;督促城中村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清运、监管机制,做到定点倾倒、定时清运;对辖区内各类市场合理引导、分类管理。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