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曲阳县,犹如走进绚丽多彩的艺术殿堂,美轮美奂的玉亭石阁、栩栩如生的雄狮、婀娜多姿的淑女……雕工细腻,造形优美,形神兼备。
曲阳是中外闻名的雕刻之乡。1995年该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2006年,曲阳石雕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产业遍及10个乡镇60多个村,企业达23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创产值30亿元,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雕刻产业现已成为曲阳县特色产业和传统的富民产业。
曲阳雕刻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长期无序发展,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如规模较小,组织松散,管理不便,缺乏市场竞争力等。
为进一步推动雕刻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强化质量监控,加强市场开拓,塑造品牌形象,促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曲阳县质监局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从标准入手,推动石材雕刻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县质监局走访了卢进桥、甄彦苍等现代国际雕刻大师,得到了县雕刻学校在解剖学、结构学方面的指导。在市质监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局从标准着手起草到标准批准实施经历了近两年时间。2005年11月17日,省质监评定委员会对《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进行了最终审查,修改后于2006年初发布实施。该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雕刻产品无标准的空白,经过3年多的市场运行,现已全面推广。
“通过执行河北省地方标准《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公司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减少了买卖纠纷。特别是在对外承揽石材雕刻工程中,有了判定依据,减少了因质量问题打嘴仗、纠缠不清的现象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效益大大提高。”世通雕塑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通建如是说。
随着石材雕刻企业的增多,因无检验依据,为产品质量问题打嘴仗甚至打官司的事时有发生。然而,多数情况下执法部门因无法律依据而无法仲裁。面对越来越多要求鉴别石材雕刻产品质量的消费者,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利益,成立石材雕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势在必行。
在市质监局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曲阳县质监局派技术骨干先后到山东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保定珠宝玉石检验中心及石家庄灵寿县质监局等单位的检验站、化验室考察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成实验室面积180平方米,检测设备投入62万元,并顺利完成了实验室的人员培训、招聘以及质量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专家论证立项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2010年6月6日,经过省级专家组严格细致的评审,曲阳县省级石材雕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顺利通过审查验收。该站的建成弥补了河北省石材雕刻产品质量检验空白,为提高石材雕刻产品质量提供可靠、高效的技术保障。
石材雕刻检验站的成立,解决了石材雕刻企业的后顾之忧,但如何发挥石雕站的作用又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大难题。今年6月份以来,县质监局以服务企业为抓手,明确“企业的需要就是质监事业的发展方向”的工作思路,走访大、小雕刻企业共计40余家,向企业求策问计,共征求意见和建议40余条。目前,石材雕刻检验站已稳步运行并已初见成效。 田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