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链条联动成就“绿色梦想”

2010-8-10 12:15

2009年满城县农业总产值达21.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5303元,在这组令人颇为欣喜的数字后面,产业化发展的无形巧手翩然舞动!

  “销售链”货通八方

  受早春低温影响,满城县坨南乡的“桃秋”来得稍晚一些。眼下,这里的近万亩大久保桃开始采摘,30余个果品市场大车小辆进进出出,等急了的客商们纷至沓来,成为该县各色农产品俏销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县”、“中国磨盘柿之乡”的满城县,草莓种植6.8万亩,磨盘柿栽植9万余亩,形成了草莓、桃、柿、杏、葡萄等众多种植基地,总面积突破25万亩,年可产出30多万吨鲜果。60多个果品种植专业村,12个科技示范园,“满红”、“太行”、“喇叭”、“坨南”等10多个农产品品牌远近闻名。

  “农业产业化首先要考量农产品产销比,滞销甚至果贱伤农是现代农业的天敌”,满城县委书记闫志强深有感触地说。基于这一认识,该县在形成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在靠近主产区、交通便捷处规划出100多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吸纳果农客商交易。

  占地近百亩的石井果品市场,由乡、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每到“桃秋”、“柿秋”,乡、村干部昼夜加班,边服务边监管,使果农和经销商利益均享,“回头客”越来越多。如今,该县各类农产品基本上实现了村旁销售。

  不仅如此,活跃在全县的600多名农村经纪人发挥信息灵通的优势,内察市场余缺,外控客商数量,成为农产品顺畅外销的关键一环。北太平庄村大多数村民都加入了“龙腾销售集团”的经纪人组织,有人常驻外地市场,有人负责收购、分检、装箱,构成了分工明确的销售链。

  “旅游链”坐地生财

  绿色农产品不仅能上得餐桌,还能“坐地生财”。依靠特色农产品和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满城县不断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再添重彩。

  在磨盘柿主产区神星镇和石井乡山谷之间,该县开发出一条长18公里的“柿子沟”,10多万棵柿树分布其中,柿林浩瀚,鸟语花香,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连续9年举办“金秋红叶柿子节”,开展采摘比赛、柿王评选等活动,每年都吸引10多万游客。

  花开一朵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春季里,坨南乡万亩桃花喜迎宾客;初夏时节,龙门山庄2万株杏树任你采摘;盛夏中,卧龙山景区500亩葡萄长廊可消夏避暑,还有“天一”、“奥圣”等生态蔬菜、草莓等采摘园区,都是市民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特别是今年,满城以拓展保定市区居民休闲空间为目标,以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依托,启动了西部山区生态休闲旅游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开发3条生态旅游线路,让特色农产品、农家饭、农家炕成为群众经济增长的媒介,实现开发一个景点,富裕一方百姓。

  “加工链”放大收益

  日前,总投资5300万元的“柿柿红”柿醋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开始调试设备。到今秋磨盘柿上市时,该厂即可吞掉2万吨磨盘柿,为柿农销售再开一条大道。

  满城县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制定出台了《满城县鼓励投资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红头文件,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目前,东奥牧业、中天鸭业、明花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在迅猛发展。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大户的带动作用,实施“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实现有效的联结。截至目前,该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达到了41个,全县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的农户达1.5万户。

  如今,该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127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明花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与国内乳业巨头伊利和蒙牛公司进行合作,为两公司提供速冻果粒,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占地600亩的食品工业园区累计投资2.5亿元,已有11家企业入驻,罐头、果酱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6万多吨,年产值1.8亿元。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晚报

全部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