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民和群众反映,市卫生部门近日对我市部分民营医院进行了突击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有的诊疗科室名称不规范、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单独上岗、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市卫生监督所均当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这些民营医院未经审批的诊疗科目不得擅自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不得单独执业,医务人员不得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立即对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整改。
针对此次检查情况,市卫生部门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引以为戒,严格诊疗规范,严格从业人员资质,严禁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服务工作,坚决杜绝各种超范围诊疗行为、严禁发布与核准内容不符的医疗广告,严禁利用“某某基金会”优惠诊疗或者炒作“免费体检”噱头进行不实诱导就医的行为。
为更好的规范医疗行为,市卫生部门就下一步工作采取四项措施:(一)按照卫生部、卫生厅医疗市场治理整顿的原则和部署,继续严格准入管理。尽快制定我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设置审批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二)在以前治理整顿的基础上,重点规范医疗机构的经营行为。继续保持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天网”行动,规范市场秩序;(三)以此次查处为契机,对所有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厂企、公立医院进行一次执业行为大检查,彻底净化医疗市场,力争以一流的技术和服务和谐患者,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四)继续深入开展“人性化精细管理”,按照年初计划于8月下旬对市区内所有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质量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延伸阅读:
我市始终保持对医疗安全的高度重视,将打击非法行医、治理规范医疗市场作为重要工作,自2006年以来,我市对民营医疗机构始终坚持正确引导、强化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取得明显效果。
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06年是“医疗市场治理整顿年”,有效规范了机构审批程序和准入制度的落实;2007年是“医疗市场综合治理监管年”,重点清理了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的“空壳医院”和“冒名诊所”;2008年实施“天网”行动;2009年开展“打击非法行医 集中整治医疗市场专项行动”;2010年开展“打击非法行医 加强医院感染工作专项行动”。
积极探索打非行动长效机制。自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医政管理监督的互动反馈机制,建立了医疗机构计分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回头看制度、强调建立和实行医疗机构人员进出申报备案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都是对打非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和尝试,以尽快实现医疗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