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雌激素、婴儿性早熟——在权威检测和调查结果公布前,这三个高频词,留给人们的仍然是一连串的疑问:多地“性早熟”患儿是否与奶粉有关?奶粉是否允许含有激素?奶粉“检测无门”该由谁负责?
为尽快回应公众的期待,卫生部改变此前责成地方核查“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的决定,明确表示直接介入事件调查。消费者期待,权威部门介入事件调查能尽快解开三大疑问。
疑问一:多地“性早熟”患儿是否与奶粉有关?
继武汉有3名女婴被发现有“性早熟”症状后,近日又有河南郑州、广东广州、湖南株洲等地多名女婴被发现乳房长有硬块,被认为具有“性早熟”的特征。
不同地方出现的“性早熟”婴儿是否都与奶粉有关?根据记者了解的最新情况,卫生部已直接介入调查,目前已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成立由内分泌、儿科、妇幼、食品安全等领域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会同有关地方,对婴儿性早熟个案进行专题研究,并就此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女婴患病与食用奶粉之间的关联。人们期待有关权威部门给出调查检测结论。
疑问二:奶粉是否允许含有激素?
关于奶粉是否允许含有激素,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两种似乎矛盾的说法。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激素属于药物,而牛奶作为食品,是一点激素也不应该有的。记者注意到,在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19644—2010)》中,并没有提及关于雌激素的检测项目。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也明确表示,奶粉里不允许检出雌激素。
据有关专家介绍,现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即奶牛本身产生的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即应用于奶牛发情和泌乳的雌激素),但目前普遍认为在规范用药的前提下雌激素药物残留量可忽略不计。“所谓的不允许检出雌激素是指不能检出人为添加的合成雌激素物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王树槐解释说。
卢德勋研究员认为,牛奶里含有微量的雌激素是很正常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不必恐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牛奶当中本身就含有性激素,但是非常微量的。
究竟奶粉中是否允许含有雌激素?如果允许有的话,“微量”的标准是多少?种类是哪些?消费者期待相关权威部门作出进一步明确的解释以消除疑虑。
疑问三:消费者“送检无门”谁之责?
有媒体报道,消费者想检测奶粉是否含有激素,却遭遇“送检无门”。对于怀疑有问题的食物,消费者究竟能从何得到权威、专业的答复?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对此作出了回应。这位负责人说,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可以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但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如果消费者遇到“送检无门”的情况,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卫生部门举报疑有问题食品,卫生部门接到举报后应组织进行检验。
(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周婷玉 程士华 朱立毅 张丽娜 刘元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