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子值不了个钱,拆喽换新房多好呀!我那套老房子换了3套小别墅,我都想好咧,俩孙子一人一处,我和儿子住小别墅里就等着享福……”在白沟王庄村,70岁的李树明老人家里四世同堂,对于拆掉那经常漏雨的老房子,换来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民居小别墅,老人话语中透着掩不住的高兴。
虽然还得再等一段时间才能交工,李树明已经开始考察别人家如何拾掇房子,琢磨怎样装修。“1973年我盖得那老房子,里生外熟(指墙壁内侧用土坯,外侧用砖头),一下雨常漏水,早的时候用泥补,后来用水泥,再后来又烫油毡。那时候一家9口人都住一块,做梦都想能住进好房子,就是没想到现实这么好。就是梦,也跟新民居没法比。”
“没法比”不仅仅体现在房屋质量,同样体现在房屋价值。“我们村如果不开发,村里的老房子撑死也就值几万块钱。如今,拆老房子补偿的钱就能买村里开发好的小别墅,如果将以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别墅按市场价卖出去,村民能净赚数十万。白沟的老百姓都会算账,所以拆迁也特别顺利。”王庄村村支书魏玉桐笑着解释村民乐于拆迁的原因。
“我们村新民居建设将腾出220多亩地进行开发,目前在建的有白沟三级甲等医院、容纳2000名学生的白沟幼儿园等,其余土地用于商业开发。新民居采用的是保温中空玻璃,室内采用电热取暖,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天然气等全部入户,由专业物业管理……”对于新民居的配套设施,魏玉桐了然于胸。
作为去年的省级新民居示范村,而今,王庄村跟来远村新民居建设已接近尾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重点突破、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白沟新民居建设“2+4+9+4”的快速推进格局已基本成型。
“小营、南留、许庄等4个今年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已经全面开工,白一、白辛庄、南刘庄等9村联建已进入规划阶段,许场、于庄、东芦等4个村将在下半年进场建设。”说起新民居,白沟镇副镇长张仲桥侃侃而谈:“一个1000人口的村,按照2层楼算,新民居大约需要占80亩地,换成多层则需要约40亩地,换成高层,则需要20亩。如今,我们的新民居开发多数为高层或者小高层,节省出的土地用于工商业开发,进一步促进白沟人致富。”
采访结束时,张仲桥欢迎记者再来:“最多三五年,我们的城市就会包围农村,城乡也就统筹了,33个农村会被‘消灭’,到时候再来就是社区,就是城市了,农民就都是市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