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高永平:义务献血13年

2010-11-15 16:40

近期,全国各地大面积用血告急的消息让人们再度关注 “无偿献血”,关注“无偿献血”群体。而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坚持无偿献血的“好人”——耳鼻喉科主任高永平,他从1998年开始义务献血,13年来累计献血达2800毫升。

今年46岁的高永平是河大附院耳鼻喉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谈起自己的义务献血经历,高永平第一句话就是:“这是医务人员应该做的。”

高永平第一次义务献血是在1998年,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献血法》正式公布实施后,医院组织全院医务人员义务献血,他报了名。此后医院组织义务献血他都会积极参加,看到街边的献血车,他也会登车献血,有时候是200毫升,有时候是400毫升。此外,他还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这样算下来,从1998至今,高永平几乎每年都要义务献血一次。 “我每次献血后,没特殊进补,身体也没出现任何不适。” 高永平说,“不损害自己的身体,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医生,高永平知道血液对患者的极端重要性,今年11月4日,他从媒体上看到血源紧张的报道后,利用休息时间找到街边的献血车又义务献血200毫升。在医院,很少有人知道高永平坚持义务献血的经历,而刚开始时家人也对他的献血义举持反对态度,担心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会伤害身体,高永平就用医学知识耐心地向家人讲解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无碍和对病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深明大义的家人终于被他说服了。

被问及义务献血的动力何在,高永平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却讲了另外一段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河大附院血液内科的郭明教授。曾有一位血液病危重患者生命岌岌可危,而患者所需的同型血液又告急,郭明教授的血型和这名患者一样,他顾不上多想急忙打车赶到血站捐献出了自己的血液,使得这名患者及时输上了救命血,转危为安。高永平说:“郭教授的行动说明,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中是绝对可以豁得出自己的,我所做的一切算不了什么。” 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的正是高永平义务献血不辍的源泉和动力。   蔡倩倩 李健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握手
来自: 保定日报

全部回复(0)